
陆丰城东镇引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探索产权改革新办法
近年来,陆丰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积极发挥变革精神,创新理念、持续发力,以城东镇为试点,成立陆丰第一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探索建立“股票田”,着力打好资源、流转、股改“三张牌”,充分激活农村土地价值,释放农村经济发展红利。
(一)打好“资源”牌,促进集体增收。城东镇高美村发挥村党组织带头谋划致富作用,通过清产核资摸底、召开党群大会、申请土地仲裁等方式,将土地3000亩转给国泰集团、新希望2家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化的海鲈鱼和商品猪养殖基地,土地效益从以前每亩每年发包10元升至600元,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45.8万元。在高美村的带动下,城东镇各村积极推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壮大村集体经济。水墘村通过“三资”平台集体发包耕地200亩,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9万;上陈村通过“三资”平台发包塭港834.39亩,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9.53万元等。
(二)打好“流转”牌,推动农户受益。城东镇多方筹措资金,投入近100万元,疏通、修缮东河一渠道及新国道两侧的排灌沟,兴修水利,为招商引资奠定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条件。上陈村党委巧打“乡贤牌”,发动外出乡贤投资建设,推动企业与农户一对一签订流转合同,共计流转土地近1000亩,实现“千亩荒地变良田”,带来直接收益240万元以上,受益农户493户。炎围村以党组织为核心、农户为基础、合作社为载体,共顺利流转土地200.8亩,直接带动收益近40万元,受益农户150户。
(三)打好“股改”牌,释放体制活力。城东镇大胆改革创新,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以高美莲林村作为示范点,成立陆丰市第一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并圆满完成集体土地置股工作,该村集体土地2061.57亩,折合股份964股,按照“一人一股”分配到各家各户,实现了“村民变股民”的目标。以磨海村“戍桶坑”农户承包地为试点,积极探索“股票田”为主的农户增收与股份改革新模式,共计涉及耕地17.05亩,合计量化股份189.45股。其中集体占股10%,股份收益用于发展集体事业及提供公共服务;农户占股90%,股份收益归农户自行支配。“股票田”试点工作的成功,推动陆丰市实现“股票田”从0到1的突破,为陆丰市“股票田”改革提供了成功样板。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陆丰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