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丰市“三原则”推进干部“双向挂职”
今年以来,陆丰市进一步完善干部交流锻炼机制,破解过去一些单位存在“派一个就少一个”的思想顾虑,创新推进镇(区)和市直机关单位干部“等额双向”挂职,推动一批年轻干部“上挂”“下派”,激发新活力,更快更好地成长为“狮子型”人才。
一、坚持“等额双向”原则,实现干部挂职良性互动。制定出台《关于开展年轻干部“双向挂职”工作方案》,实行干部“一进一出”等额原则,即一个单位若派出一个干部挂职,同时配备一名挂职干部进入该单位,消除一些单位“派一个少一个”的顾虑,有效保证选派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坚持择优选派、从严把关,采取干部自愿报名和单位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选出政治素质好、具有发展潜力的干部参加挂职锻炼。今年已选派8位优秀干部进行双向挂职,市直机关干部和乡镇干部各4名,平均年龄33岁,挂职期为1年。
二、坚持“人岗相适”原则,实行干部挂职按需选派。以推进“三大行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基层党建等中心工作为根本,根据机关、乡镇工作的不同特点、岗位需求,结合挂职干部自身优势,有所侧重的确定人选,实现人与岗精准匹配,推进“双促双活”。针对机关单位干部年龄偏大、活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优先选派年轻有干劲、有潜力、有活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乡镇干部,到与其优势、业务、能力等相匹配的机关单位挂职,激活机关单位活力;优先选派熟悉农业农村、司法、住建、国土等工作,或具有以上专业技能、执法经验丰富的业务型机关干部到乡镇挂职,解决乡镇机构改革后执法权限增多、工作业务增多等突出问题,不断增强机关干部驾驭基层纷繁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严管厚爱”原则,激励挂职干部担当作为。建立挂职干部全脱产制度,选派对象只接受挂职单位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安排,不再承担派出单位工作任务,既防止干部只“挂名”不干活、“挂空挡”,又避免干部“两头跑”负担重。建立挂职干部跟踪考察机制,细化考察考核标准,对选派对象的挂职锻炼情况进行日常考察,挂职期满后,将对其挂职期间德才表现、工作业绩、工作作风等进行全面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优秀的挂职干部在提拔使用、职级晋升、绩效奖励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加大激励关爱力度,通过召开座谈会、谈心谈话、定期回访等方式,动态了解和掌握挂职干部情况,及时帮助其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确保挂职干部安心工作。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陆丰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