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丰市持续深入推进乡镇体制改革
去年以来,陆丰市紧紧围绕省委、汕尾市委关于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工作部署,坚持上下一盘棋,紧扣目标任务、压紧压实责任,积极稳妥推进乡镇体制改革工作落地落实,按时按质顺利完成了乡镇体制改革工作。
一、综合设置机构,优化基层管理体制
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根据乡镇职能定位,在机构限额内调整优化党政内设机构,统筹设置事业单位。党政机构设置方面。统一设置“6+1”综合办公室,因地制宜设置特色机构,通过单设或加挂牌子形式在各镇设置经济发展办公室、规划建设办公室、农业农村发展办公室、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和应急管理办公室等;结合陆丰禁毒重点工作任务,在甲子镇等14个镇设置禁毒办公室;结合碣石镇临港经济发展特点,在碣石镇设置临港经济办公室,灵活彰显地方特色。事业单位设置方面。按照整合资源,提高效益的原则,整合规范市直部门派驻事业单位和乡镇所属事业站所,综合设置党校(党建指导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治理中心等若干综合性服务机构。
二、强化平台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在机构设置上充分凸显加强党的领导的制度安排。在各镇设置综合治理、公共服务、综合行政执法、应急管理办公室等机构基础上,建立综合治理委员会、公共服务委员会、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应急管理委员会等工作平台,着力打造综合治理、公共服务、行政执法、应急救援“四张网”,形成“委员会-办公室-中心”三级运作模式。一是以综合治理委员会为平台,统一负责镇级网格化管理工作以及网格联防队伍,以“全科网格”拓展治理边界,扎实开展平安建设、创文创卫等常态化巡查工作,有效解决原有基层治理多头管理、人员分散等问题。二是以公共服务委员会为平台,将基层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纳入镇、村党群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办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是以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为平台,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在市委依法治办的统筹下负责组织实施对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统一部署、统一培训、统一指导、统一监督,在乡镇本级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四是以应急管理委员会为平台,着力构建公共安全防控体系,专门负责安全生产、防风防汛、防火救灾等各种应急管理工作。
三、推动各类资源下沉,强化运行保障
一是加大机构编制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统筹乡镇全部编制资源和工作力量,明确10个市直部门派驻在乡镇的230个机构实行属地管理,分别与20个乡镇有关机构整合设置,落实“编随事走,人随编走”要求,同步下沉乡镇编制969名(其中行政机构编制374名、事业单位编制595名).另外,从陆丰市级事业编制存量下放154名到乡镇,采用“减上补下”方式,进一步推动编制资源下沉基层,赋予乡镇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的自主权,对应转隶495名人员下放到乡镇,有效解决基层一线人员编制不足和工作力量相对不足问题。二是加强对乡镇的财政经费拨付。改革后,原镇财政所并入镇机关,在保障县级对镇级的运转经费补助等既得收入不变的基础上,将原经费拨付渠道由市财政局拨付镇财政所资金,调整为由市财政局直接拨付镇人民政府。相继出台《陆丰市镇级财政预算管理实施细则》《陆丰市保基层运转工作方案》,切实规范镇级政府财政资金收支管理,确保在乡镇体制改革过程中经费拨付及时有序调整到位。三是注重提高基层干部待遇激励。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推进落实乡镇干部工资待遇高于县级机关同职级干部20%以上,充分调动基层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主动性。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陆丰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