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着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去年以来,陆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以“全省优秀、全国前列”为目标,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深入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聚焦“四个一流”环境,对标先进、加压向前,形成赛龙夺锦、比学赶超的实干当先、奋勇争先的工作态势,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优化办事流程,企业开办时间压缩92.9%,登记平均在0.5个工作日内完成;行政审批在法定时限上平均缩短50%,政务服务事项办结率94.7%,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最大限度激活。全年引进签约项目26宗,总投资额536.42亿元。其中已供地项目14宗,总投资额178.65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额分别完成汕尾市下达任务的73.7%和198.5%。已新增市场主体6809户,同比增长11.5%,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聚焦便利化服务,市场环境更加公平开放
深化“店小二”式服务,大力推进企业落地、项目审批、纳税信贷等服务工作便利化。一是推进企业投资项目落地便利化。推行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全年共处理网上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业务333宗,同比增长99.4%。建立多部门项目审批并联机制,“容缺受理”和限时办结制度,审批时限压减率达82.2%。全年共审批政府投资项目55个,总投资85.17亿元,投资项目同比增加42个;备案企业项目29个,总投资108.92亿元,同比增长14%。二是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便利化。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办理时限从15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三是推进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推进交易、缴税、登记“一窗受理”模式,实现企业办事“只跑一个窗、交一套材料、最多跑一次”。四是推进办理纳税便利化。推广“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目前,我市企业网目办税率为90.27%。同时,解决了纳税“归属地”难点问题,原纳税需到各相关属地办理,现统一在政务大厅办结。五是推进用电用水用气便利化。推进办理报装生活设施便利化。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市政公用服务综合窗口,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六是推进信贷便利化。助力企业化解资金链断裂风险,全市获得优惠贷款企业91家,优惠利息金额5579万元;指导市农商行完成支小再贷款5968万元,年利率低至4.78%。
二、推进通办集成服务,政务环境更加高效便捷
大力推动“六个通办”,提供政务集成服务,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腿。一是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各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股室集中,承担审批职能的股室向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审批事项进驻中心到位、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经整合,全市25个行政审批单位实现“三集中、三到位”,在汕尾市中率先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到位。二是全面实现“一窗通办”。全市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均进驻服务大厅,在汕尾市率先实现“只进一扇门”。进驻大厅事项共1391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735项、公共服务事项328项、行政确认事项99项、其它行政权力事项229项。每个事项平均受理时间压缩在15分钟以内。三是大力推进“一次通办”。推行“一站式”户籍办理。全年办理出生入户10524人(含往年出生),户口迁移5352人。四是积极推行“一地通办”“一网通办”。依托市政务服务平台和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事项进驻“粤省事”“粤商通”等自助终端办理,提高网办比例。目前全市政务服务可网上办理事项1805项,网上可办率达100%。五是推动“一证通办”“一码通办”。深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以严格的标准梳理事项, 精简办理事项材料, 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应清理的证明一律取消。经梳理,全市取消证明事项175项。
三、坚持严正执法,法治环境更加公正透明
稳步有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着力建设诚信政府。一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按照“谁执法,谁公示”的原则,全市47个执法单位已在公示平台上开户,年度数据进行公示。二是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全年受理涉知识产权案件40件88人,有效维护了知识产权。三是大力提升司法效能。开展“千场庭审直播”活动,推进庭审直播常态化,全年通过中国庭审公开网向社会发布庭审直播276场。三是积极发展法律服务行业。全市共有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72名,已全部充实到345个村(社区)担任法律顾问,村(社区)律师100%全覆盖。四是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共调解纠纷324件,调解成功318件,实现了营商环境基层优化。
四、严守稳定底线,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不断深入推进平安陆丰建设工作。一是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深入实施平安细胞工程,推进民警兼“村官”,在全市160个重点村(社区)派驻160名公安民警挂职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基础上,再抽调185名警力下沉基层一线进行再延伸,确保全市345个村(社区)“一村(社区)一警”,实现警力驻村全覆盖。二是铁腕整治社会突出问题。深入推进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坚持开展清查防控措施,涉毒人员全面清零攻坚战役加快推进。持续开展“飓风2020”等专项行动,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全年全市实现358日“双抢”零警情,“双抢”刑事警情实现年度四连降,涉黑涉恶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遏制,社会治安实现根本性好转。三是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投入资金2800多万元,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组建网格联防队,成立了53支专职巡逻联防队伍,招录网格联防队员435人,提升社会治理效果。同时,分别以镇(场、区)、村(社区)、自然村为单位,建立大网格23个、中网格346个,小网格2258个,配备网格员共3439人,强化网格监管,有力推进全市“雪亮工程”建设。四是加强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紧紧抓住重点领域、重点群体、人员及各类可能影响“三大专项行动”和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不稳定因素及风险隐患,逐一落实管控措施。重点围绕涉农、涉土等领域不稳定问题,开展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化解,推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源头稳控措施。开展好公共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全市有关部门共排查各类安全隐患705处,落实整改率达100%。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陆丰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