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丰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陆丰市五金配件分园)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第二次公示
陆丰市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委托广东智环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陆丰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扩园(陆丰市五金配件分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相关规定,遵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的要求,为让公众充分了解本项目,接受全社会公众的监督,确保规划实施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现就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信息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一、陆丰市五金配件分园规划概况
陆丰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全部位于国家审核公告的陆丰市东海经济开发区内,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于2016年5月以粤经信园区函〔2016﹞45号同意设立,产业园认定面积500公顷,主导产业为珠宝加工、电器机械、纺织服装。2015年11月17日原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以粤环函〔2015〕1331号文审查通过了《广东陆丰东海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促进陆丰市三甲地区五金加工产业、碣石地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陆丰市拟对陆丰市产业转移工业园进行扩园,扩园包括两个片区,分别为陆丰市五金配件分园、汕尾(陆丰)临港分园。陆丰市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组织针对陆丰市五金配件分园(以下简称“扩园区域”)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陆丰市五金配件分园,申报面积600亩,四至范围为东至规划路、西至村用排洪沟、南至规划路(工业路)、北至瀛江岸边,规划主导产业为五金制品制造及加工(含配套电镀)。
根据《陆丰市五金加工行业发展规划(2021-2030年)》、《陆丰市三甲地区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陆丰市五金配件分园规划重点集聚五金制品制造及加工、电镀工艺服务、污水专业处理、行业发展服务、行业配套等功能,作为全市五金加工行业的专业性重点发展核、服务核,是行业发展核心。扩园区域产品链条以五金家具配件加工、五金塑料为主,铰链、滑轨、拉篮、合页、拉手、储物架、地漏、门吸、开关面板、钉子、螺丝、碰珠、密封条、门窗五金、脚轮、水龙头、水槽、锁具、毛巾架、浴巾架、洁具架、五金工具等产品系列。按照产业规划,全市五金加工行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家以上,园区电镀产品规模达到15万吨/年,折合电镀面积4800万m2/年。
二、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大气环境影响:主要来自扩园区域内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气,及少量的燃料废气,五金制品制造及加工过程中的配套电镀、喷漆、注塑工序为主要废气污染源,主要污染物为挥发性有机物、酸性废气、碱性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根据大气预测结果,规划实施后各敏感点地面浓度最高贡献值和叠加值都满足相应标准的要求,表明在最不利的气象条件下,扩园区域工业企业废气正常排放下不会出现污染物浓度超标现象,大气环境影响程度可以接受。
2、水环境影响:主要来自扩园区域内的生活污水与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等,配套电镀工序的废水产排放量较大。规划实施后,扩园区域将逐步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企业生产废水全部排入规划电镀污水处理厂处理,企业生活污水经管网收集后依托甲东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根据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规划实施后,扩园区域正常排污对主要纳污水体(甲子港海域)造成的影响不大,能够满足相应水环境功能标准要求。在事故情况下,废水排放浓度大,对水环境将造成一定影响,需要采取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杜绝事故性排放。
3、地下水及土壤环境影响:扩园区域内要求企业建设废水收集池及应急池,各水处理单元构筑物采用池壁和池底的防渗漏措施,在正常防渗体系条件下,规划建设对周边地下水、土壤环境产生影响可以接受。
4、声环境影响:规划主导产业中涉及机加工工序的工业项目的噪声声级相对较高,扩园区域周边分布有少量的环境敏感点,应对临近居住区及村庄的工业用进行合理布局,且企业周边加强绿化,保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噪声状况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相应的要求。
5、固体废物:主要包括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等,主要环境影响来自工业固废的处理处置。规划实施后,工业固废的处理可委托有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合理的处置,对环境的影响不大。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清运处置。
6、生态影响:加强扩园区域边界防护林带的建设,减少工业废气对区域植被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严格执行本环评报告书提出的排水方案,则扩园废水排放对水生生态的影响较小,但存在工业废水排放污染的潜在风险。总体上,扩园区域规划的实施基本不会给所在区域生态系统带来明显不良影响。
7、环境风险:根据风险识别,扩园区域产业发展涉及配套电镀,存在一定环境风险,除配套电镀外其他产业环境风险不大。存在潜在环境风险的物料主要是危险化学品、天然气等易燃易爆品以及危险废物,可能造成环境风险的事故主要是电镀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事故排放、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泄漏或燃烧爆炸等。通过落实规划区内各类企业及污水处理厂的风险防范措施,可大大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减轻规划项目对周边水、大气、土壤等环境的影响,各风险防范措施是合理的。园区内各建设运营单位严格落实风险应急预案要求,加强区域与企业之间的风险防控联动,可以有效减轻风险发生后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三、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废水:扩园区域内各企业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一水多用,分质处理”的方式收集、处理各类废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提高清洁生产水平,以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量。规划区内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均进入相应的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园区应衔接好工业项目引入与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序,落实好电镀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中水回用,加强纳污管网的建设。
2、废气:加强环境管理,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发展工业清洁能源,减少燃料废气排放量;落实废气治理措施,保证达标排放;合理布置园区布局,设置工业卫生防护带。
3、地下水、土壤:减少清洁水的使用量,减少污水排放;各企业厂区及污水处理厂应进行细致防渗方案设计和建设;对污染防治区进行防渗防腐施工管理,防止污染物流出边界;设置覆盖生产区的地下水污染监控系统,包括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设置地下水污染监控井,及时发现污染、及时控制。
4、噪声:对重点项目的主要噪声源进行合理布局和采用隔声、消声、减震等噪声防治措施,使厂界噪声值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要求。
5、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废进行综合利用,可回收利用的危险废物由生产厂家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危险废物委托有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区内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6、生态:改变建设方式,尽可能避免采用“三通一平”的方式进行开发区域建设,在满足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应依地形而建,减少开挖量;采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增加透水性地面;加强绿化,提供绿化率,减少生态损失。
7、环境风险:企业制定良好的运营规范,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规划区制定严格的水、大气等方面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规划区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一旦事故发生,能有效及时反应,及时撤离和疏散附近受影响人口,落实应对措施,并加强环境监测,将事故后产生的环境风险减到最小。在严格落实各项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加强管理的前提下,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
四、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
扩园区域应优化内部产业结构及布局,避免对区内及周边居住用地产生不利影响。衔接好产业发展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时序。适度控制配套电镀产业发展规模,加强园区外现有五金加工行业的综合整治。扩园区域产业发展规模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本次评价提出的总量控制指标值范围内。要强化扩园区域的环境准入,制定园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对于列入负面清单中的产业,应不予引入。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扩园规划实施后,在严格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有效落实区域行业综合整治方案,切实执行环境风险防控及环评报告提出的各项综合防治对策及污染治理措施,按照本次评价提出的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和“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在加强环保监管力度的基础上,本次规划实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方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在此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次陆丰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即陆丰市五金配件分园的规划建设,是环境可行的。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扩园区域所影响区域的公众对规划实施、环境影响和污染防治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对规划实施、环评工作内容有宝贵意见或建议,可通过邮件、电话、信函、来访等方式与规划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和反映,供规划单位、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采纳落实,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决策参考。公众可在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1/201810/t20181024_665329.html下载公众意见表,并按要求填写意见表反馈给我们。
八、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想详细了解本项目的有关情况,可在本公示期内向本项目规划编制机关和环评单位索取查阅。
请于本公示发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向规划编制机关及环评单位反映或投诉,以供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决策参考。
陆丰市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二〇二二年九月五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陆丰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