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2-25 10:30:50 陆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2月6日在陆丰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陆丰市市长 许伟明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陆丰两度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在汕尾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闻令而动、不畏艰难、冲锋在前,以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果断的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企业家和海内外乡贤以及全市191万人民群众的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奋力拼搏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发展逆势增长。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1亿元,增长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40.1亿元,增长15.2%;第二产业增加值115.62亿元,增长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07亿元,增长5.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8.87亿元,增长3.9%;外贸进出口总额2.1亿美元,增长199.11%。第三产业增加值173.44亿元,增长4.8%。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68亿元,增长8.1%,其中税收收入4.77亿元,增长1.7%;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8.41亿元,增长0.29%,实现“全年红”目标。

(二)“三大行动”成效明显。2020年,我们奋力推进“项目双进会战年行动”,全年7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4.97亿元,同比增长152.67%,已完工22项,其中甲子一、二风电场和后湖海上风电完成投资74.57亿元,海洋工程基地明阳园区完成投资24.5亿元,已有12条生产线下线投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陆丰市甘薯产业园)完成投资1.27亿元,园区绿化及道路硬化已基本完成,办公及实验大楼建设加快推进中。全年引进签约项目27宗,总投资额554.9亿元,已开工的项目18宗,总投资额185.03亿元。全市引进人才1617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新增90名,高层次人才项目6个。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事项共1355项,全市取消证明事项664项,直接取消或替代证明材料1405项。新增市场主体7922户,全市获得优惠贷款企业97家,优惠利息金额603.6万元。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年行动”,投入资金约1.5亿元,成立347支村级网格联防队,招录网格联防队员共2294人,提升基层社会2258个网格治理成效。全市335个村(社区)达到了一村一警全覆盖。

(三)“融湾”交通网络加快构建。投资1.24亿元的国道324线博美穿城段和陂洋至内湖段路面改造工程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总投资1.66亿元的“四好农村路”改造工程、投资4868万元的国道228线陆丰市碣石港口村至乌坎段路面改造工程已完工,省道510线陆丰市河西至西南段改建工程启动建设。汕汕铁路、揭惠高速南延线、深汕西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碣石田尾山3000吨级重件码头建成投产,湖东疏港铁路加紧谋划,海工基地水工码头建设加快推进。

(四)乡村振兴有力推进。累计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6亿元,资金使用率100%。全市有劳力贫困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万元,相对帮扶前增长4.1倍。投入资金10.4亿元用于66个省定贫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共1031个自然村完成了“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持续推进“5+2”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农村“三块地”改革向纵深开展,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05万亩。投入资金10.17亿元建设陆丰市乡村振兴滨海走廊示范带和陆丰市乡村农业生态休闲观光旅游路线,同时启动环东海镇七彩田园休闲观光旅游路线和十大美丽乡村示范样板村规划建设。

(五)民生保障全面提升。2020年民生支出完成73.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支出占比达到83.3%。投入资金3.2亿元推进学前教育“5080”攻坚行动,投资6895万元的龙山新校区二期工程已完工,投资1.34亿元的市一职、甲秀职校和新安职校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总投资7亿元的汕尾市普宁华美实验学校于九月份开始招生。完成创建省卫生城市的申报,成功创建东海等5个汕尾市卫生镇,创建广东省卫生村(社区)176个。投资2.15亿元的市人民医院外科综合楼建设项目正在进行收尾工作,投资11.44亿元的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迁址建设项目已完成整体搬迁,投资7300万元的中医医院住院楼和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已正式投入使用。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全市特困人员供养金投入6956万元,共发放低保金2.22亿元,城镇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772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532元。陆丰十大民生实事已全部完成。

(六)社会环境显著改善。深入推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建设,涉毒逃犯仅剩15名,全面清零攻坚战役加快推进。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打掉涉黑组织4个,刑拘121人。去年全年全市实现358日“双抢”零警情,“双抢”刑事警情实现年度四连降。全力推进河湖长制、四长制,完成投资638万元清理漂浮物超过17.87万吨。严把食品安全关,全力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全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此外,人民武装、外事侨台、人防海防、民族宗教、史志档案、气象地震、老促、工会、审计、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退役军人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效。

各位代表,2020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较好的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为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三五”期间,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218.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60.1亿元,年均增长7%;人均生产总值从1.58万元增加到2.51万元,年均增长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年来年均增长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从2015年的190.2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40.1亿元,五年增幅26.2%。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5.8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8.68亿元,年均增速达8.06%。2015年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过去五年,全市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21.1:36:42.9调整为2020年的19.7:32.1:48.2。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6.4%。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我市2016-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共有137个项目,总投资115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98.43亿元。宝丽华火电、后湖海上风电、甲子风电等“万亩千亿”月亮型大项目推进顺利,千亿级现代能源产业初具雏形。产业园区承载力不断增强,碣石临港产业园基本成型,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1.94亿元,入园企业项目7个,不断推动形成海上风电研发设计、制造施工、运维等一体化的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星都经济开发区和东海产业园区承接大湾区的产业辐射能力提升,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碣石、三甲、南塘3个民营工业园区规划启动,圣诞礼品、五金塑料、水产品加工、家具配件加工等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改造。

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过去五年,城市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先后完成陆丰市城市总体规划、金厢滩-玄武山风景名胜区规划、海绵城市等规划编制。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东海大道和东河两岸改造升级、永泰路全线贯通、陆城污水处理厂南北堤截污干管、陆城管道天然气续建、以及碣石、甲子市政道路等一批基础设施,投资1.98亿元完成碣石、甲子2个镇级污水处理厂,陆丰市整市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14个镇污水处理厂已通水。陆丰市(东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并网发电。交通网络优化提升,汕汕高速铁路建设全力推进,陆丰东站和陆丰南站完成设计。兴汕高速(陆丰段)竣工通车;国道324线陆丰穿城路段改建工程、内湖至碣石旅游公路升级改造工程、乌坎沿海公路建设工程、陆丰高铁站进站路等全面完工。累计完成路面改造174公里;县乡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完成205公里;甲湖湾电厂10万吨级配套码头完工投入使用。

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过去五年,我们聚焦重点难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实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战略部署,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推动实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目标顺利达成,实现1.7万户6.58万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6个相对贫困村出列目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万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57万元,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37万元,完成2个100%出列脱贫攻坚任务目标。产业帮扶落到实处,创建了省级萝卜和甘薯2个产业园,建立17个市级农业产业园(基地),建设陆城美食文化广场等7个资产收益类扶贫项目,打造97个镇(村)级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人居环境有效改善,286个行政村全面完成村庄规划,完成建设农村公厕605座,累计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户数2250户,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100%。220个非贫困村顺利通过汕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验收。66个省定贫困村已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投入7.2亿元全面开展村道、庭院及房前屋后绿化美化以及雨污分流,全面铺开垃圾收集点建设,垃圾处理实现“日产日清”。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依托现有资源要素、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向纵深发展,启动“陆丰市乡村振兴滨海走廊示范带建设项目”以及“陆丰市乡村农业生态休闲观光旅游路线建设项目”建设。

改革开放释放新潜力过去五年,陆丰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不断优化市场营商环境。紧紧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汕尾分中心获省批准启动建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全市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均进驻服务大厅。全市拥有各类市场主体5.86万户。推广“粤省事”小程序,484事项实现“指尖办理”。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最大限度激活。农村“5+2”综合改革、国资国企改革扎实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

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过去五年,全市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和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不断增强。教育实力不断增强,教育工作达到“创现”标准,被授予“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称号。龙山中学新校区、市青少年宫、汕尾市华美(普宁)学校已投入使用。改扩建职业学校4所,碣石新安职校、甲秀职校填补碣石与“三甲”地区中职教育的空白。文体事业不断推进,陆丰市体育馆、游泳馆完工,市民文化中心全面开放,全市21个镇(区)文化站建成开放。医疗卫生加快发展,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全面完成镇级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升级建设和279个村级卫生站新建工程。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3家县级公立医院列入综合改革范畴,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社会保障水平有效提升,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超额完成,参保率为105.49%,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8.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变好,完成工程造林任务3.1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工程14.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83%,建设绿美红色乡村示范点3个。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指数比例96.4%,六项空气质量指标连续达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实行大气污染排放控制制度,实现污染减排目标。社会治理全面改善,妥善解决乌坎涉稳问题,成功摘除陆丰“毒帽”,成功摘牌涉枪问题挂牌督办重点县,彻底解决碣石地区“洋垃圾”问题,基本解决陂洋镇双坑村涉盗改销机动车问题。高压态势推动扫黑除恶斗争,打掉涉恶团伙61个,破获涉黑涉恶案件434宗。涉盗涉抢、涉黄涉赌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遏制,社会治安实现根本性好转。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和去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汕尾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陆丰全市人民攻坚克难、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人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工商联、人民团体、武警官兵、驻陆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陆丰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的事实没有改变,群众增收的渠道依然比较单一,现代产业体系还不完善,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能力有待提升,要素制约发展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乡村振兴基础薄弱,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旧突出,教育、医疗、文体等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存在差距。三是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营商环境还要继续改善,社会治安、毒品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及维稳等工作压力仍然存在,公共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政府履职水平和作风建设仍需进一步提升,基层一级抓落实、抓执行的“最后一公里”还存在体制性障碍,行政效能、法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仍需不断加强。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在完成“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开启了“十四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新的发展阶段中,陆丰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汕尾市委对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紧扣“两全两高”和省委“1+1+9”工作部署,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双区驱动”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致力补短板强弱项,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系统性,推动陆丰经济社会裂变发展,在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贡献陆丰力量、实现陆丰担当。

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奋力裂变发展,实现蓝色崛起”总目标,突出当好粤东蓝色崛起示范区、汕尾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宜游滨海城市。向西全面接轨深圳,全力融入“双区”,向东全面对接汕头、携手汕潮揭,在东承西接中,努力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能级和培育园区经济为抓手,加强革命老区建设,着力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坚决守住环保和社会稳定两条底线,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将我市打造为深圳都市圈与汕潮揭都市圈有机衔接的枢纽城市,为汕尾市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为我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辉煌作出陆丰贡献。

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570亿元,年增速为7.5%左右。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传统产业中高端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活跃。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内外互联互通设施更加完善,开放平台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实现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各项要素在陆丰融合聚变。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文化强市建设初显成效,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文化自信更加坚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清晰合理、优势互补,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城乡饮用水源水质稳定安全达标,空气质量和海岸生态总体保持良好,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创建成效显著,如期创建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民生福祉质量不断提高城市扩容提质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成为宜居宜业、绿色、智慧、人文的现代滨海城市。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依法治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法治陆丰、平安陆丰、无毒陆丰建设得新成效,人民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做好以下规划重点一是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集群化产业格局。着力打造“万亩千亿”碣石临港产业园,主动对接大南海石化基地,积极谋划建设甲东东海岸大石化拓展工业区。聚焦千亿级投资的月亮型大项目,全力打造以新能源为主的国家级电力能源基地。激活星都工业园和东海工业园,加快碣石、三甲、南塘三大民营工业园建设,以工业载体建设推动实体经济集聚发展,民营经济和制造业显著增强。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聚焦“三农”工作,深入推进“5+2”农村综合改革,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动力活力,面向大湾区特别是深圳生活消费市场发展都市型、观赏型、规模化农业,推进更多农业产业园升级为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园,培育创建农业知名品牌,做大做强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推动农业增强、农地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振兴。三是聚焦推进现代服务业。主要突出发展文旅、金融、智慧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以东海行政新区新时代商业广场为商业发展轴心,积极布局引进品牌商超,着力打造陆丰中心商务区。依托星都高速出口、南塘高铁站,加快创建省级物流园区,构建“东西两翼”大物流格局。充分依托山海湖城、红色基因、宗教文化、戏剧工艺、乡村田野等资源要素,大力发展星级酒店和民宿经济,拓展“N+旅游”新模式,打造“粤东人文滨海旅游黄金海岸”,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全域旅游示范区。四是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用好“海洋、海岸、海港”三张王牌,积极引导海洋产业优化布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进5G、AI、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应用,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打造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活和海洋经济、数字经济引领发展的“3+2”现代产业体系。五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对标对表全省中等城市标准,着力提升陆城首位度,以螺河为中心,向东西两岸拓展5平方公里,不断扩大城区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大力推进碣石、南塘、甲子等中心镇建设,强化中心城镇的集聚效应和增长极作用,辐射带动乡村振兴。聚焦“五大振兴”“八大美丽”,以乡村振兴景观示范带为抓手,串珠成链,以点带面推进全域农村向4.0进发,形成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六是强化“新老软基建”建设。着力构建内联外畅、两横两纵的“井”字形交通体系,融入“双区”一小时生活圈,构筑“融湾”大交通网络。加强螺河及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积极做好引水工程,解决东、南片区工业园区和农业用水问题。推进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体系。加快社会民生事业补短板建设,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我市政府工作,为“十四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至关重要、影响深远。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的年度任务。

打造全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汕尾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部署要求,抓好“三个纵深推进”、落实“五个更加重视”、实现“三个重点突破”,答好突围“七问”、破解陆丰“五困”,积极构建新发展阶段中的新格局,奋力裂变发展、实现蓝色崛起。为此,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全面接轨深圳,打造裂变发展新高地

推进规划共绘牢牢抓住深圳市对口帮扶的契机,积极参与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围绕“十四五”规划编制,加强与深圳在国土空间、产业发展、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专项规划对接,完善跨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努力构建与深圳空间结构清晰明确、基础设施一体高效、要素流动顺畅有序、产业分工密切协作、公共服务均衡共享、生态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

推进设施共建以交通大会战为主要抓手,大力推进与“双区”交通共联,加快推进汕汕高铁、沈海高速潭西段改扩建工程、揭惠高速南延线、珠东快速(陆丰段)建设,打造外联内畅、立体多元、绿色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全方位构建与大湾区核心城市l小时经济圈。加快建设甲东和湖东深水港。推进全市重点能源项目及配套项目建设,建设“双区”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建立完善与珠三角城市的信息互联互通平台,搭建全面接轨深圳、全力融入“双区”的信息服务网络。

推进产业共兴强化政策支持和产业园区、产业平台等载体建设,吸引大湾区行业龙头企业项目优先向陆丰转移、转型升级企业项目优先在陆丰落地、科技成果优先在陆丰转化,打造高水平海洋大学的实践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瞄准“双区”特别是深圳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对接,努力融入“双区”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推动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建设,推进海洋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打造海洋高端设备、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等产业集群。对接利用好揭阳石化能源产业资源,规划建设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拓展区,打造汕尾东海岸石化基地。加强农业领域全方位的对接合作 ,建设具有陆丰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打造“双区”的“菜篮子”、“果篮子”、“米袋子”。

推进资源共享推动陆丰的海洋岸线、土地空间等比较优势与“双区”的资本、技术等资源优势更好结合,加强与深圳在金融资源、公共服务资源等方面资源的开放共享。学习借鉴深圳等地金融机构先进做法,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双区”资本在我市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推动“双区”民生领域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我市延伸,促进我市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加大“双区”人才智力引进和我市特色人才培养力度,实现与“双区”的人才共引、智力共享。  

推进机制共活全面对标学习借鉴深圳改革开放与营商环境方面的好机制、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增进与深圳的政策接轨。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着力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不断健全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营商规则体系,着力打造“四个一流”营商环境。加强与大湾区各市的信息共享、平台共建、机制共通,推动更多政府服务事项与“双区”实现“跨城通办”。

二、坚持“三产”协同发展筑牢裂变发展根基

全力推进精品农业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优势农业产业,推进萝卜、甘薯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升级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积极支持生猪、黄牛现代化养殖等龙头企业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谋划打造植物龙生态农业科技园-桥头村-湖坑村-角洋村现代农业示范段、互联网+农业建设智慧田园、现代果蔬加工基地等项目。加大农业品牌建设政策扶持,新增12个以上农业名牌产品,打造6家大湾区及省、市级“菜篮子”基地。推动海洋渔业经济种业园区建设,打造国家级南美白对虾繁育基地、国家级石斑鱼良种基地。加快乡镇运输服务站建设,推动农村物流网络连通率和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加快打造现代工业产业以大手笔大气魄打造“万亩千亿”月亮型大项目为统领,加快推进海上风电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积极谋划争取甲子三和深海风电场等重大项目列入国家、省“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的笼子,全力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推动碣石海工基地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加快明阳智能、南海海缆、广东长风、青岛天能重工、海工基地码头等项目投产,推动海上风电漂浮式风机项目,引进海上风电的上下游产业,做强做大碣石临港产业园。主动对接大南海石化基地,加快推进建设甲东东海岸大石化拓展工业区,打造陆丰新兴石化基地。进一步完善产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碣石、三甲、南塘三大民营工业园投产达效,推进星都工业园提质增效,推动陆丰产业转移工业园申创省级高新区并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新增1家省级、3家市级孵化器。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围绕美丽乡村景观示范带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发展星级酒店和民宿经济,加快推进金沙湾文旅项目等规划建设,打造“多元化”“体验式”精品休闲旅游线路。推进物流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工作,加快规划建设星都物流区、南塘物流区等客货运项目建设,全力创建省级物流园区。推进乌坎港码头物流项目建设,引进国内外龙头物流企业,打造临港物流产业园。围绕陆城地区、三大中心镇、三大高铁站、两条乡村振兴景观示范带,抢抓消费升级机遇,打造以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和商务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田园综合体,增强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

三、坚持加快项目建设投产,点燃裂变发展新引擎

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我市安排重点项目75个,计划投资125.16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12个,汕尾市重点项目62个,包括能源保障、交通通讯、重大发展平台、现代产业体系、农林水利、市政建设、社会事业、环保民生保障及其他等8个方面。要更加主动对接国家、省有关部门,谋划新、老、软基建“三张清单”以及城乡建设、产业布局、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围绕交通、水利、信息、能源、市政“五张网”,优化投资结构,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强化项目建设保障深化“1+5+X”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和领导领办项目推进机制,保障项目投资各项需求。落实“一地块一领导一专班负责机制”,完成行政新区公园、金厢旅游带等各个重点项目的征地工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形成“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有效配置机制,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鼓励支持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信贷资金等协同联动,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要用足用好债券资金,特别是专项债券,加强项目全流程管控,确保资金落到实处,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聚力聚焦“双招双引”纵深推进项目“双进”会战年行动,全面践行“虎口夺食”式招商引资理念,围绕引进先进制造业、临港工业、能源产业、现代农业等重点行业,引进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链主企业,力争全年招引落地项目超过42个,总投资额达到300亿元以上。新增市场主体9000户,完成“四上”企业培育35家以上。要扩大汕尾发展大会的战果,建立具有显著竞争力的引才用才制度,实施本地大学生回乡就业工程,推出百万待遇招才引智,引进各类人才数量争取比去年再翻一番,实现从“百万追逃”到“百万引才”脱胎式转变。

四、坚持精品城市建设引领,打造裂变发展新载体

抓好23个镇(场、区)新规划全面推进23个镇(场、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以镇、村率先裂变发展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裂变发展。其中,东海镇要发挥中心城区的领头作用,切实抓好螺河东西两岸、新时代市民广场、城市综合体、五星级酒店等项目的征地工作,全力做好项目要素保障。推进乌坎村美丽乡村建设,促进旅游消费和滨海景观示范带建设。加快东海经济产业园提质增效,点燃镇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要在“绣花功夫”上下苦工,全面抓好上海路、河图岭路、龙山大道等十条旧城区市政道路升级改造,规划好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点,完善环境卫生、交通整治的管理机制,以全新的面貌率先实现城美、街美、村美。

城东镇加快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升级改造城东大道、延伸东埔路接入陆丰大道,主动承接陆城外溢红利。推进高美(海鲈)水产科技养殖产业基地和生猪养殖项目基地、磨海枸杞菜种植基地等在建项目建设,打造水墘湿地公园,实现城郊融合、集聚发展。

河东镇要以建设陆城“东大门”为引领,加快谋划建设后坎温泉度假村、国防教育基地、华辉至后坎村环城北大道等项目,推动“七彩稻花香”、高株油菜花景观网红打卡地和后坎大洋片千亩玉米农业休闲田园综合体连片规模效应,打造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小镇。

河西镇要当好向西融入双区”排头兵,加快推进国道324线河西段、省道510线河西段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农业生态休闲观光示范带建设为主要抓手,打造田园综合体示范点,焕发镇、村新面貌。

上英镇要加快推进水稻、番薯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培育,面向“大湾区”,拓展大市场。大力发展“农家乐”、“蔬菜园”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积极对接珠东快速(陆丰段)和沿海观光公路项目建设,打造产、乡、景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陆城后花园。

潭西镇要全力推进省道510线潭西至西南公路、沈海高速潭西段改扩建工程及潭西互通出入口项目,积极衔接珠东快速(陆丰段)规划,畅通陆丰西大门美丽通道。要充分挖掘潭涌七乡农会旧址、大楼古村落、“法留腾云”文化旅游资源,建设生态文旅农业强镇。

星都开发区要以打造西翼工业和物流产业高地为引领,全面融入汕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德辉环境科技项目和榕丰活性碳项目的建设进度,推动已供地项目金东环保科技项目、伍峰新型建材项目和广绿一体化水处理设备项目早日动工建设,打造一流的生态循环静脉园区。

金厢镇要以争创“八大美丽”示范为抓手,依托滨海走廊景观示范带建设,重点推进周恩来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金厢渔港建设、金沙湾文旅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金厢溪碧道、创建AAA景区、星级酒店、沙滩体育、民宿等工程建设进度,打造陆丰全域旅游先行示范点。

碣石镇要围绕市域副中心定位,用足用活海工基地和植物龙等省级农业产业园带来辐射效应,同步加快碣石民营产业园建设,推进服装、圣诞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加快经济腾飞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滨海走廊示范带和碣石美食城等项目建设,大力推动玄武山-浅澳度假旅游示范区项目,带动餐饮、民宿等新产业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碣南大道等升级改造和内外环路建设,发挥12个村垃圾分类示范点带动作用,推进陆丰市碣石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促进产、城、乡一体发展,走出“碣石模式”裂变发展路子。

湖东镇要发挥港湾镇的地理优势,加快推进湖东深水码头建设、陆丰市渔港经济试验区项目前期工作,全面激活海洋资源。要谋划打造好农产品交易市场及冷链物流基地,重点加快国家级南美白对虾繁育基地、国家级石斑鱼良种基地等海洋渔业经济种业园区建设,盘活红色革命基地旅游效应,实现海洋经济和农工贸一体发展。

甲子镇要以镇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旧城镇改造、城镇排涝系统整治、国道228线甲子至南塘段等建设。同时推动甲子渔港综合功能开发,发展深海捕捞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激活商贸、物流,以“中间”带“两边”促进“三甲”地区一体化发展。

甲西镇要充分利用人口、土地等资源优势,依托海甲岭山海风光、博社农旅融合生态示范园、禁毒示范基地以及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激活民宿酒店、农家乐和商贸等新消费。

甲东镇要紧紧抓住东海岸大南海石化拓展区和三甲民营工业园区建设的黄金发展机会,同步加快甲东中心道路升级改造、自来水管道升级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建设瀛江新城构建三甲新地标,促进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带动甲东实现新蜕变。

南塘镇要依托中心镇地理区位优势和陆丰东站重大布局,加快民营工业园区、华山森林公园、南甲公路扩建、南塘外环路等项目建设,全力规划建设南塘物流园区,打造东翼物流中心,逐步形成集农、工、商、贸、旅一体化的驿站小镇。

博美镇要充分发挥蔬菜、萝卜、莲藕等特色农产品的优势,通过打造“博美洋”万亩现代高科技农田和“荷塘夜色”农业生态休闲观光综合体,做大做强现代品牌农业。

内湖镇要加快配齐农业基础设施,发挥乡贤优势引进发展资金和创新技术,结合电商等平台加快将番薯、甜玉米等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走出一条都市型农业的新路子。

桥冲镇加快低产盐碱地土地流转开发,推进白沙至后冲万亩养殖基地建设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同时确保渔光互补电站项目今年完工投产。将溪碧周恩来治病处、观音山、大塘前后兵部历史和骑楼以及大塘至后冲田园综合体等“红、绿、古、特”特色旅游景观串珠成链,激活镇域经济新增长点。

大安镇要结合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带的建设,串联陆军村老县址、石寨古村落等特色旅游资源,带活餐饮、民宿、田园休闲游等消费,焕发古镇新活力。

八万镇要以打造省级“森林小镇”为主要抓手,加快推进八万河两岸绿道建设工程,扩大牛大力中药材种植和“集装箱养鱼”的规模,大力发展农家园林型、花园客栈型“农家乐”,形成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为中心的新产业经济。

西南镇要加快推动全镇撂荒耕地“万亩流转”,以打造青塘丝苗米基地为重点,加快青塘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要跳出山外看山里,借助潮惠高速出口以及省道510线建设的发展契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谋划好 “大物流中心”,发展黄塘嶂、石门坑水库一带生态旅游。

陂洋镇要强化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担当作为,当好全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排头兵。立足菠萝、荔枝等特色水果,激活内洋瀑布、芹洋红军烈士纪念碑(红色旅游)等旅游效应,加快推向“双区”市场。同时要确保陂洋镇飞灰填埋场项目今年投产达效。

大安农场要发展壮大特色农业品牌,打造集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橡胶公园,形成亲子游、家庭游为特色的奶牛养殖园休闲娱乐好去处,用新思路走出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的新路子。

铜锣湖农场要加快推进比德能源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投产达效,在做优橡胶、奶牛牧场的同时,让更多优势农副产品贴上“陆丰”标签,让更多产品响亮“双区”市场。

致力城市扩容提质以生态景观和陆丰文化特色为引领,以螺河为中心,扩大城区规模,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城市品位,高起点谋划城市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客厅”“城市展厅”“城市阳台”项目,加快推进陆丰市新时代市民广场项目建设,打造“陆丰金名片”。加快推进中心公园、运河两岸、螺河东西两岸万米绿道等一批绿化休闲空间规划建设,逐步实现园林城市的目标。统筹推进旧城区有机更新,加快修补城市功能、治理城市内涝、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水平、缓解城市拥堵、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做到“垃圾不落地,陆城更美丽”。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汕汕高铁(陆丰段),揭惠高速南延线建设,谋划推动沿海观光公路(陆丰段)、珠东快速公路打造外联内畅、立体多元、绿色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全方位构建与大湾区核心城市l小时经济圈。加快省道510线河西至西南、国道228线甲子至南塘段建设,推进螺河东路、东海、碣石和甲子等市政道路升级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对内对外通达能力。

五、坚持推进乡村振兴4.0,开创裂变发展新局面

全力以赴推动乡村振兴聚焦“五大振兴”“八大美丽”,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抓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加快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多园”特色农业发展格局,支撑陆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消费和民宿经济,加快推动从“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转型。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力推进陆丰市乡村振兴滨海走廊示范带和农业生态休闲观光示范带以及十大美丽乡村示范样板村等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加快金厢溪碧道、瀛江碧道及东海等镇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重点推动乌坎、博社华丽转型,把全市各美丽宜居村和特色精品村“串珠成线,连线成片”。

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实施新一轮对口帮扶和“万企帮万村行动”。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致贫、返贫风险评估体系,做好后续帮扶工作,强化扶贫资产管理,提升产业扶贫的带贫益贫能力,拓宽农村集体经济收益渠道,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多途径增加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全面消除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

推进“5+2”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划定项目区,全面铺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推动“三块地”改革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动我市农村综合改革步入新阶段。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以及依法处置等权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六、坚持抓好民生事业建设,加固裂变发展底盘

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巩固提升“5080”攻坚成果,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26万个,全力推动龙山中学二期二标段、第一、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公立幼儿园补短板等教育类项目建设。积极谋划推动陆丰市高级技工学校,稳妥推进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引进高学历、高素质教育人才,扩充学前教育公益普惠资源,推动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扎实做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2.0要求,建设陆丰市智慧教育信息平台,实现“互联网+教育”资源服务。

加快健康陆丰事业发展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断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打好“后疫情”时期攻坚战。加快补齐医疗设施短板,推进疾控中心项目、陆丰市第四人民医院一期、陆丰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项目建设。高水平推进医疗、医药、医保、医共体、数字医疗等“五医”改革。做好市人民医院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建设市全民健康信息系统,借助5G技术助推远程诊断服务。

强化社会保障能力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完善社会救助管理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好“促进就业九条”,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继续对接深圳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探索建设区域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市颐养园项目建设

推进文化事业建设打好文化资源牌,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名人资源,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推出具有更多陆丰特色、陆丰影响力的文艺精品,进一步厚植城市文化底蕴。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重点打造金厢红色滨海旅游区,率先形成陆丰现代化滨海全域旅游示范区“红色堡垒”的主题形象。打造特色体育品牌,做好地方志、档案、老年教育等方面工作。

七、坚持绿色发展导向,探索裂变发展新路子

扩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保持近岸海域污染治理高压态势,严防污染问题反复发生。强化涉农业面源、重金属、医疗废弃物等重点行业监管,深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力推进垦造水田、拆旧复垦、补充耕地整改项目建设。强化“四长制”、河湖长制,加大“散乱污”场所、排水口、涉河违法建设整治力度,加大力度完善污水处理厂建设,持续改善螺河等河流水质,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更加鲜明地展示“城在螺河边、人在花园里”的美丽新形象。

推进全域绿色发展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强化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控、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管理。深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培育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落实林长制,严厉打击破坏山体行为,加大高质量水源林建设和沿海防护林提质改造力度。积极发展绿色交通,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大众环境意识,积极倡导绿色出行,大力践行绿色消费,让“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理念深入社会每个角落。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重点推进陆丰三甲地区五金工业园建设。推进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完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加快星都循环产业园建设步伐,按照静脉工业园标准,打造成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建设“无废城市”。

八、坚持优化营商环境,增强裂变发展软实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分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明确“谁审批谁负责”,探索优化“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制度,提升“八个便利化”水平,打造“粤系列”陆丰特色品牌。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融资成本,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缩短企业投资落地投产周期。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推进政务公开,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督全覆盖。

加快 “数字政府”建设推行“一网通办、智慧‘秒批’、精准服务”政务服务模式,推进“网上办、指尖办、预约办、就近办”,做到“六个通办”。全面推进民生事项“一证通办”,探索企业事项“一码通办”。依托市政务服务平台和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事项进驻“粤省事”“粤商通”等自助终端办理,力争我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5%以上。持续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加快打造“无证明城市”。

做实金牌“店小二”式服务完善领导干部长期挂点帮扶和驻企指导员长效帮扶机制,以精准的政策、优越的环境、贴心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环境,为群众生活、企业发展营造更优的服务生态,打造陆丰服务金品牌。深化政务整治、正风肃纪集中行动,坚决消除“上梗阻”“中梗阻”“下梗阻”,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四个一流”软环境,对负面影响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九、坚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营造裂变发展新环境

强化公共安全管理扎实开展“四长制”,巩固扩大涉渔涉海“一打一拆三整治”工作成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建筑施工、水上交通、食品药品等安全事故易发领域的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坚决整治乱办金融、乱搞创新、非法集资等金融乱象,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指标硬约束,严格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信访工作,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推进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民小组规范化建设,实施村(社区)事务“阳光公开”工程。用好“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民情地图”建设和应用,深化全科网格员制度建设,创建全国网格化管理示范点,进一步完善镇村组三级基层治理网格化、智慧化管理架构。强化对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和重点环节的专项治理,积极构建共治、法治、德治、自治、善治“五治一体”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推进常态化平安建设建立完善“1+N”长效打击工作制度,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向纵深开展,持续高压打击涉黑恶、涉毒、涉盗抢、涉枪、涉假等各类违法犯罪。推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以高标准创建禁毒示范城市,实现“无毒陆丰”。加强以派出所为重点的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完善“平安陆丰”视频监控运行管理和使用,加快城市“睿眼”建设,实现一部手机治陆丰的“智慧新管控”。筑牢海防线,抓好打击走私贩私工作,维护沿海繁荣稳定。


四、统筹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大步迈向新时代,我们要精确找准新目标,勇于开拓新征程,不断实现新作为。与此同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督促我们坚持巩固政府机构改革成果,加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决贯彻中央大政方针,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汕尾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提高政治能力、防范政治风险,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落实执法责任制和问责制,减少执法事项,避免多头执法、多层执法。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持续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汕尾市委、市政府若干措施,切实增强“八种本领”,锤炼“五个过硬”,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埋头苦干之举,在调研和实干中增长才干,不驰于空想,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加强督查督导,健全激励约束和尽职免责机制,努力营造愿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让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在每个岗位上。

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监督管理。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依规履行职责,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化标本兼治,强化审计监督,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用制度管住权力,为人民用好权力。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全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违纪必究。

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奋斗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和汕尾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努力接轨深圳,全面融入“双区”,争当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主力军和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以优异成绩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上华美礼炮。





相关附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陆丰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