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尾市委宣传部到陆丰调研 研探县级融媒宣传报道新思路
10月10日,汕尾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调研员郑夏绿带领调研组一行到陆丰市融媒体中心(下称“陆丰融媒”),就“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宣传报道”工作开展专题调研。陆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定强参加调研。
调研中,郑夏绿充分肯定近年来陆丰融媒在服务于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并指出,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传递政策、凝聚共识、推动落实的重要载体,要认清当前媒体领域面临的挑战,在内容创新、形式突破、传播提效上持续发力,促使宣传报道更加鲜活灵动,努力提升宣传工作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引导力,更好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
座谈中,陈定强表示,下一步将从宣传报道质效、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加强融媒体中心建设,努力打造“技术为支撑、内容为核心、机制为保障”融媒宣传格局,为推动陆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舆论支持。
今年以来,陆丰融媒坚持“党委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融媒宣传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理念,聚焦党委政府中心任务,转化为群众关心的民生话题;聚焦干部群众奋斗实践,转化为有温度的奋斗故事;聚焦政策落地成效,转化为可感知的发展成果,全力推动宣传报道工作“破圈”“出彩”。
聚焦内容深耕,让宣传报道从“文件”变“故事”
坚持把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作为内容创作核心选题库,以“蹲点式采访+场景化呈现”挖掘民生温度与发展亮点。
紧扣“中心工作”找切入点。围绕“百千万工程”、绿美陆丰生态建设等重点任务,策划“百千万工程”看陆丰蝶变等系列专题,用城乡面貌变化、农户增收等范例直观呈现政策红利,让“百千万工程”落地成为群众可感的生活场景。
聚焦“重大活动”挖共鸣点。市委全会、两会期间,创新“政策解读+群众视角”模式,让抽象政策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答卷。
突出“奋斗主体”树标杆点。结合“入户联心”活动,推出100余条基层党员干部访民生、察民情的新闻报道。如今年8月强降雨期间,陆丰融媒推出的《紧急关头 奋身一跃!社区书记不顾危险下水排渠》作品被多个省级媒体和人民日报、新华社相继转发。《惊险一幕!小孩爬出二楼阳台!关键时刻 邻居路人合力救援》抖音阅读量186万,视频号阅读量40万,作品被央视、省级媒体采用播出。
创新表达形式,让宣传报道从“严肃”变“灵动”
打破传统政务报道“文字为主、画面单一”的局限,综合运用短视频、直播、H5、图解等新媒体形态,构建“全媒传播矩阵”,让政策“活起来”、理论“动起来”。
短视频“轻量化”传播。如医保政策解读短片《人人都参保 健康有“医”靠》,用方言和群众视角讲解,上线3天播放量破20万;文旅短视频《不好了,陆府大小姐又翻墙出逃了!》阅读量超50万,获“发现汕尾 传播善美”评选网络投票第三名。
直播“沉浸式”互动。围绕茶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开展“云直播”,带网友逛茶园、访茶企,现场解答“茶叶品牌打造”等问题。首届茶王争霸赛直播观看量超20万人次,评论互动达1万条,搭建起政府与群众的“面对面”沟通平台。
强化机制保障,让宣传报道从“分散”变“协同”
构建“党委主导、部门协同、融媒主责”机制,推动宣传工作从“单兵作战”到“系统作战”。
“选题共商”明方向。与市委办、政府办常态化对接,梳理中心工作重点、群众关切热点,确保报道靶心精准。
“资源共享”提效率。建立“政务素材库”,整合政策文件、工作动态、典型案例等资源,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传播”。如报道“防汛救灾”工作时,同步获取实时灾情数据、救援现场视频,快速产出“灾情通报+自救指南+暖心故事”组合报道,既权威又温情。
“三个转变”显担当。从“被动执行”到“主动策划”,围绕群众关切设计选题,策划性显著提升;从“单向传播”到“双向共鸣”,今年1-9月新媒体产品总阅读量超3000万次,同比增长30%;从“宣传工具”到“治理桥梁”,《监督在线》《焦点关注》等栏目,推动解决“三线杂乱”“路灯失明”等民生问题,获社会广泛好评。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陆丰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