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汕尾)教研帮扶活动”陆丰专场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决策部署,助力汕尾市高质量、均衡发展,2025年4月20日至24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开展了“走进粤东西北(汕尾)教研帮扶活动”。此次活动由陆丰市具体承办七大学科,涵盖特殊教育、小学科学、小学道德与法治、初中生物学、高中生物学、高中英语、高中数学七大学科教学教研活动及汕尾市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校长论坛。活动创新构建“省级统筹 - 深汕联动 - 县区协调 - 学校主体”四级协同帮扶机制,通过集体备课、课例展示、专题讲座、教研沙龙等多元化形式,汇聚省级专家、深圳名师与陆丰本地教师的智慧力量,为推动陆丰市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一、多学科联动,聚焦课堂教学创新
(一)高中英语:深度教研驱动,引领教学变革潮流
4 月 20 日至 22 日,高中英语帮扶活动在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与龙山中学开展,聚焦单元整体教学与深度学习,通过多元教研形式提升教学质量。
在启恩纪念中学座谈调研中,各方围绕汕尾市高中英语教学现状积极发言,深入剖析现存问题,共同探寻发展新方向。研讨团队针对人教版必修三Unit 3 Diverse Cultures(Reading for Writing)展开集体备课磨课,为后续教学实践筑牢基础。课例展示中,高小敏与刘立爽老师围绕《Diverse Cultures》开展同课异构,高小敏通过生动的文化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刘立爽则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教研沙龙中,专家们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肯定了两位老师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运用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亮点。同时,也指出可以进一步优化的地方。专题讲座中,张秋红解读《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罗永华分享《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英语深度学习课堂教学策略》,深入解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推动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在龙山中学专场中,李丹霞、李叶芳老师围绕科幻小说《Satisfaction Guaranteed》分别进行读思课两课时的教学。李丹霞老师通过多种方式导入,引导阅读分析并布置作业;李叶芳老师以“人与机器人关系”为主题,设计教学路径,培养学生能力与素养。
课后,陆丰市教研员主持研讨活动。龙山中学姜新钢校长肯定活动意义,专家给予课程高度评价并提出建议,罗永华博士强调教学要点和校本教研的重要性,期待本土化单元整体教学发展。此次活动促进了教师交流,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推动深度学习落地。
(二)特殊教育:多元探索,点亮特教发展之光
4 月 22 日 - 23 日,特殊教育专场在陆丰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通过座谈研讨、课例观摩、专题讲座等形式,探索特教发展路径。活动期间,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张春主任与陆丰特教学校蔡珠奋校长,分别就深圳特教先进经验与陆丰本地办学特色进行深度分享,围绕资源共享、教师专业成长等关键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在说课磨课环节,陆丰教师刘碧心和深圳教师邢梦琪展示生活语文课程设计。深圳专家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出发,对教学环节提出优化建议。课例展示时,邢梦琪老师的《爬山》借助“字词树”“句式桥”引导学生积极互动;刘碧心老师的《眼耳口鼻》利用多感官教学,极大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评课环节,教师代表高度肯定课堂的创新性与实效性。此外,姚瑞副主任与谭巧老师的专题讲座,围绕孤独症学生青春期干预、问题行为干预,提出“活动育人”模式与课堂参与度提升策略,为特教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有力推动陆丰特殊教育质量提升。
(三)小学科学:四维闭环,突破教学瓶颈
4月22日至24日,小学科学帮扶活动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陆丰学校精彩举行。活动以“教研帮扶・科教育人”为主题,借助“备 - 教 - 研 - 评”四维闭环模式,全力推动科学教育创新发展。
集体备课阶段,深圳名师团队与陆丰教师围绕《运动与摩擦力》展开跨地域深度研讨,提出“教学做减法、探究做加法”的创新理念,强调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课例展示中,深圳景鹏小学李昀老师以《红树植物的生存智慧》为例,借助进阶式实验任务单,将自然科学巧妙融入课堂;陆丰新教师汪雪峰尝试小组合作教学,展现出规范有序的课堂组织能力。童海云老师在点评时指出,科学教育应紧密扎根生活,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探究能力。
专题讲座环节,童海云老师提出“本土化改良”策略,建议结合深圳经验与陆丰实际,筑牢基础的同时创新素养培育路径。教研沙龙聚焦科组建设,两地教师就资源共建、特色课程开发等话题深入交流,达成“共生圈”发展共识。此次活动吸引陆丰各县区200余名教师踊跃参与,通过理念引领与实践示范,为科学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四)小学道德与法治:三维赋能,落实铸魂育人使命
4月23日,小学道德与法治专场分别在陆丰市金厢镇中心小学与河东镇中心小学同步开展。活动以“示范 + 研讨 + 引领”三维模式,深入推进思政课堂改革。
示范课环节,王舒洁老师的《合理消费》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准确区分合理与不合理消费;袁婧老师的《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借助图片与案例,有效培养学生节约意识。评课沙龙中,专家何嘉仪、蔡郭秦等提出“教育加减法”“四无课堂准则”,着重强调思政课程的育人本质与情境化教学策略。
专题讲座中,何嘉仪分享《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实践》,蔡郭秦解读《时政述评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为教师提供全面指导。在河东镇专场,郑丽姜老师的《学会宽容》通过五步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辨;谢镇川、梁实勇老师分享单元说课,凸显“以生为本”理念。教研沙龙围绕“思辨性课堂”“结构化教学”展开热烈讨论,专家建议精简课堂设计、优化问题链,助力思政课堂质量提升,有力促进“大思政”体系构建,推动区域德育发展。
(五) 高中数学:聚焦核心概念,探索新高考教学策略
4月22至23日,高中数学帮扶活动在陆丰市龙山中学举办。活动主题为“深化数学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超200人参与。
22日下午磨课,专家指导龙山中学向长均老师优化《7.1.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课程设计。23日活动启动,之后的同课异构环节,向长均老师用AI和数学史教学,王志老师借助问题串与多媒体引导学生。评课议课中,教师代表肯定课程,专家指出亮点并提建议。
最后,虞志刚老师分享优生培养策略,袁小幼老师介绍数学教研组建设经验。此次活动为陆丰高中数学教学提供助力,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六) 高中生物、初中生物专场:精准帮扶,助力学科进阶
2025年4月22至24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在陆丰市春源双语学校举办初中生物、高中生物学科专场帮扶活动。旨在突破汕尾生物实验教学的薄弱现状,提升教学质量。
活动形式丰富多样。集体备课环节,专家与教师围绕《观察小鱼尾鳍内血管及血液的流动》深入研讨,明确实验教学方向。同课异构中,杜晓梅、李文勇、邱艳婷三位老师各展风采,分别从任务引导、联系生活、互动拓展等角度授课,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梁志荣老师的专题讲座,分享新课程实施经验,倡导利用本地生态资源优化教学。教研沙龙上,专家和教师代表积极交流,为科组建设和学科发展出谋划策。活动尾声还进行了赠书仪式。
此次活动通过“专家引领+区域协作”,为教师提供学习平台,助力粤东西北地区生物教学发展,推动全省基础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
二、校长论坛:汇聚智慧,共绘教育发展蓝图
4月22日至23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汕尾)教研帮扶的三场校长论坛地点设在市教师发展中心,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展开深入研讨。论坛围绕“小学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专题报告”“初中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专题报告”“高中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专题报告”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专题报告,深入探讨全学段育人规律、课程教学创新、教师发展、学生管理、评价改革、特色办学及区域教育均衡等核心议题,为陆丰各级学校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三、活动成果丰硕,展望教育新征程
本次教研帮扶活动全面覆盖陆丰各学段、多学科,活动通过“理念输送 + 实践指导 + 资源共享”的创新模式,切实提升了本地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省级专家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不仅带来先进教育经验,更激发了陆丰教师的创新活力。
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四级联动”机制,推进校本教研常态化。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力助力陆丰教育均衡发展,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陆丰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