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甲流水痘手足口轮番“狂飙”,宝宝疫苗接种如何安排?
4月25日是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主题是“主动接种疫苗 共享健康生活”
健康广东行动推进委员会、广东卫生在线
邀请疾控专家
为大家解答近期儿童疫苗接种热点问题
一、孩子扎堆感染,与多因素相关 首先是天气潮湿。南方春季天气潮湿多雨,早晚温差大、空气湿度大,加上前段时间多地出现“回南天”,这种环境非常利于病毒传播,导致病例增多。
其次是人体自然免疫力下降。过去三年,戴口罩是预防病原体的有效手段,但人群长时间低暴露于流感等病原体,鼻腔缺少刺激,不利于人体自然免疫力形成。另外,随着我国本轮新冠疫情基本结束,公众逐渐放松了戴口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感染的概率。
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儿童是流感的易感人群,如果不及时接种疫苗,在疾病流行期间就非常容易被感染,从而导致大量发病,甚至出现一些严重后果。
二、孩子感染过某种传染病后,还需要接种疫苗吗? 如果这个病只有一种病原体而且没有多种亚型,得病后不需要再接种相应的疫苗,如麻疹、乙脑等。
如果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有多种菌型或病毒型,即便感染过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要续接种。
如流感。流感病毒有很多种类,而且会不断变异,人群中最常见的是甲型和乙型。每年世界卫生组织都会预测下一季的流行毒株,建议各国生产最新的流感疫苗。所以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即使今年得过流感,明年还得继续打。
三、应急接种和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会有冲突吗? 每一种疫苗都有自己的免疫程序:什么时候打、打几针等等,这是根据疫苗的生物学特性、疾病对人群的威胁年龄和儿童发育情况等综合因素制定的。建议大家要按照规定免疫程序去打疫苗,这样才能产生最佳的免疫效果。 当然,如果确实遇到特殊情况,先接种“应急”疫苗,免疫规划疫苗也可以稍推迟。推迟接种一般不影响免疫效果,但可能“因低免疫窗口期”而增加感染风险,期间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此外,对于多剂次接种程序的疫苗,如果后续剂次错过了接种时间,可以延迟接种,之前已接种的剂次不需要再重新接种,只需按程序补种剩余剂次即可。
四、自费疫苗不重要?其实这些应优先考虑 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为一类疫苗、二类疫苗两类。 ◎一类疫苗(免费苗):“免疫规划疫苗” 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该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外来儿童和本地儿童享有同样的接种权利。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该及时给孩子接种。此类疫苗如果不接种,可能会影响宝宝入托、入园、入学。 ◎二类疫苗(自费苗):“非免疫规划疫苗” 为公民自费并且知情、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我们应该优先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完成“免费苗”的全程接种。当这两类疫苗的接种时间有冲突时,也应该优先保证接种“免费苗”,或者选择可以替代相应“免费苗”的“自费苗”。
另外,有些家长认为自费苗预防的疾病不重要,这种想法并不完全正确。免费与自费,不代表疫苗好不好、重不重要、或有没有必要打。
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区和人群中,一些自费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可能危害性更大,例如流感、水痘、手足口病、肺炎等。因此,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尽量给孩子接种免费苗尚未覆盖到的自费苗,以获得更强的免疫保护。
此外,有些特殊情况下,还需要优先接种用于预防紧急疾病的“自费苗”,比如被狗咬了,就应该尽快注射自费的人用狂犬病疫苗。
五、给娃打疫苗想少跑几次?办法在这! 带孩子打疫苗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情。对于工作繁忙,想少跑接种门诊的家长,有两个办法:
一是同时接种多种疫苗。
国内外大规模试研究证实,不同的疫苗可以同时接种,不影响疫苗的安全性,也不降低疫苗的有效性。但前提是按照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以及疫苗说明书等规定。
二是选择联合疫苗。
联合疫苗可以减少接种总针次。以五联疫苗为例,即“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联合疫苗,平时分别接种预防百白破疫苗、脊灰灭活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一共需要打12针,但接种五联疫苗仅需4针,达到相同的防病效果。
目前三联疫苗、四联疫苗、五联疫苗等已经获得广泛使用。对于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这些疫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是有保障的,家长可自主选择。
六、接种疫苗后出现这些症状须及时就医 ①刚接种完不能马上回家,要在接种场所留观30分钟。 ②接种完后要多喝水,适当休息,保持接种部位清洁。 ③如果孩子出现轻微发热、烦躁、哭闹等现象,不必担心。这些反应一般2、3天内会自动消失。如果发热>37.5C,或者体温≤37.5C但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陆丰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