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没跟上
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老一辈的总是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带,老师们也觉得他们教的孩子一届不如一届。其实是,现在的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没跟上。
01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见过很多调皮的孩子的家长这样说: “哎,等上了学就好了,自然有老师去管他!” 又或是 “我娃就听老师的,老师能管得住他!” 无数的父母拼尽努力,要将孩子送去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但往往却忽略了,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老师。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教育不仅是教育孩子,更是家长的自我教育。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父母对孩子的良好的家庭教育。 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专注性和求知欲,这些素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而这些素质,更多地有赖于家庭的培养。 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步步紧跟;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勉强应付;三分之一的家长基本没有能力跟得上。而这,就是及格、良好、优秀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 同一个班级中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们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 02 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关键 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抵不过“身教”这两个字。很多时候,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影响到孩子未来路上的关键选择和决定,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命运。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得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的榜样作用更加是如影随形,将伴随孩子的一生。父母应该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每时每刻提醒自己“我是孩子的榜样,我必须行得正坐得端,无愧于心”。 只有家庭改变了,孩子才能改变。因为孩子观察父母的所作所为,就如同照相机一样将其印刻在自己的脑海中,此时他们没有是非善恶的评价能力,无法判断这种印象是好还是坏,只会好奇而极力地模仿。 正向的榜样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家长要给予孩子正向的榜样力量,照耀着他一路前行,相信在他人生的旅途上,一定会留下不同寻常的脚步。 父母怎样给孩子做好榜样? 1.高质量的陪伴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所谓高质量的陪伴,是指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应该放下手机,全情地投入到与孩子的沟通和游戏中去。 要参与到孩子的日常中去,与他建立深厚的亲子连接。只有当孩子与父母关系密切时,他们才更愿意接受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们可以从妈妈身上学会宽容、理解等良好的行为品质,他们也能够从爸爸身上学会义气、勇敢等优良的品格。 2.共同管理好情绪 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合理转移情绪,释放压力,情绪宣泄的基本原则是不伤害他人和自己。比如,通过向最亲近的人发脾气虽然一时缓解不良情绪,却会给最亲近的人带来伤害。 而且情绪具有传染性,掌握一些合理宣泄的方法,既能宣泄自己和孩子的不良情绪,也不会伤害他人。要让孩子转移注意力,做些能让他感觉更好的事情,如看书、绘画、做手工、听音乐、做家务、与家人聊天等。将注意力转移到能让自己更舒适的活动上,这是其中一种父母榜样的力量,能让孩子的交际能力更好。 孩子的优秀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能否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关键是靠父母的栽培。 03 不要纵容孩子 父母教育孩子,切不可放任自流。 在教育孩子这条道路上,最不该懈怠的就是父母,孩子也不应该被放任自流。 小孩天性活泼好动,做事没有轻重,父母真正爱孩子,就要懂得约束他们的本能,教导其是非规矩,绝不纵容。释放天性成了许多家长纵容孩子的说辞,但华丽外衣下,掩住的是孩子缺乏规矩、没有边界的行为意识。 这种做法是很容易让孩子模仿的,他会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没错的。所以父母们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指出并进行教育。如果有伤害到别人的行为,也一定要马上和孩子一起道歉,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自己在犯错后应该如何做。 04 请主动与老师多交流 家长以为把孩子放在学校,一切都交给老师了,就放心了。 说真的,老师却一点都不放心。老师知道他们的能力有限,无法给予您的孩子更多的关注,也无法让每个孩子都取得好的成绩。 与老师沟通要注意方式方法: 1.态度要主动,联系要适时适度。 联系要适时适度,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而定,更要尊重老师的意见。联系太频繁没有必要,间隔太久,达不到效果。更不要等到问题成堆或者问题严重再被迫去学校。 要约定会面时间。作为老师,没有什么比在上课前、放学后或课间时间遇到家长开即兴会议更糟糕的了。尽量尊重教师有限的时间,不要忽然间出现,老师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时间充分解决你的问题。 学会用各种方式沟通。包括面谈,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电子邮件往来等,以达到经常与老师沟通的目的。 2.与老师沟通要理性和明智 当老师反映孩子问题时,父母态度要冷静。孩子在学校难免犯错,老师通报给家长,让家长在家里注意纠正。对老师的看法,家长要做细致分析,充分肯定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帮助。 孩子有时为了逃避处罚而传递错误信息,家长就更应该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当沟通渠道畅通,才会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孩子的小聪明也不会耍了。 3.与老师成为盟友 你和孩子的老师应是合作伙伴,而不是对手。请别忘了,你与老师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帮助你的孩子。 来源 |转自广东教育传媒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陆丰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