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引导和规范陆丰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关于引导和规范陆丰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共包含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模控制和投放区域三小结
【制定说明】本段是设立本方案的总体说明,当前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在便利市民出行的同时,普遍存在乱停乱放现象,占用机动车道、盲道及绿化带,影响交通秩序和城市形象。通过制定方案,一是可明确企业主体责任,推广电子围栏技术,并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可有效规范停放行为。二是方案明确其与公共交通融合发展的定位,可优化慢行交通网络布局,促进低碳出行。三是说明了本方案适用投放区域包括陆丰市城区及下辖各镇镇区,按照区域人口规模、公众出行需求、市区空间承载能力以及监督管理等,现阶段投放区域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总投放规模不超过10000辆。
【制定依据】
交通运输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属地管理、多方共治”原则,要求地方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细则。
第二部分:规范经营行为,共包含经营要求、运营管理、退出机制三小结
【制定说明】本段是方案管理规范市场行为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对经营者的在我市开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需要提供的服务和运维管理要求。
1、要求经营者为合法经营主体,同时投放车辆、运维管理人员符合资质要求;
2、要求经营者需向我市提供相关材料并为消费者提供合法的运营服务,如所投放车辆需依法办理注册登记,上牌后方可投放营运;禁止向不符合年龄要求的用户提供服务,骑行普通脚踏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骑行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依法保障消费者信息安全等。
3、明确相关退出机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三部分:职责分工
【制定说明】本段主要是说明方案的运转流程,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并明确各相关职能单位职责分工,保证方案能够有效实行。
【制定依据】
依据各职能部门三定方案和市政府工作部署,设置职能分工。
第四部分:保障机制
【制定说明】本段主要是说明方案实施的保障机制,包括完善配套设施、保障用户资金安全、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完善纠纷解决机制、推行第三方机构统一管理、加强停放管理、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执法力度8个部分。
1、保障用户资金安全:金融部门指导监督运营企业应通过信用管理和技术创新等方式推行免押金、免预付资金方式提升服务,监督运营企业使用支付资金情况等
2、保障用户信息安全:运营企业应当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和技术保障手段,依法合规采集、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运营企业应当向交通运输、住建、公安等部门开放并提供本地注册用户数、投放车辆规模与分布信息、车辆运行与使用频率等信息数据。鼓励运营企业将运行平台服务器设置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一旦发生重大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运营企业应及时向通信管理、网信、公安等部门报告
3、明确纠纷解决机制:用户与经营者发生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消费纠纷,可以依法向消费者委员会请求调解,消费者委员会应当依照职责开展相关调查、调解。
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受理并处理涉及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投诉、举报,在接受投诉、举报后10个工作日内向投诉、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10个工作日内不能办结的,应当及时向投诉、举报人反馈处理进展情况。
【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部分:本方案自印发起,有效期五年。
【制定说明】本条是关于本方案施行时间的规定。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陆丰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