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西镇:汕尾市交通运输局助力潭西镇焕发新活力
2025-09-22 10:24:26 南方+ 字体:

  夏末秋初,走进汕尾陆丰市潭西镇,曾经杂草丛生的沟渠变得整洁,村道旁垃圾积存点不见了踪影,一条条农村公路正拓宽升级,机械轰鸣声中,焕然一新的不只是环境,还有群众脸上洋溢的笑容。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汕尾市交通运输局牵头推行的“223工作法”正悄然发力。今年8月以来,该局联合市审计局、市统计局、市国资委组成包干潭西镇工作组,全脱产进驻潭西镇,以系统思维和工程化手段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推动镇村面貌显著提升,赢得当地干部群众纷纷点赞。

  “我们不只是来帮忙的,更是来打硬仗的。”包干潭西镇工作组联络员、驻潭西村干部叶声标说。所谓“223”,即聚焦人居环境和农村公路“两大攻坚”,推动市、县“两级协调”,发动央企、群众、帮扶“三方力量”,从最棘手的问题切入,以最短路径整合资源,为潭西镇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

让人居环境美起来

  “屋顶杂物清走了,河道不臭了,房前屋后干净多了!”潭西村一位村民高兴地说。

  改变始于两次大规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工作组会同潭西镇,借助无人机航拍和实地巡查,精准锁定卫生死角和环境痛点,发动673人次志愿者和镇村干部,调集挖掘机、割草机等设备35台次,开展“工程式”清理。累计清理垃圾128吨,整治屋顶32处、杂草220处、卫生死角164处,疏通河道沟渠11公里。同时,“入户联心”宣传同步开展,发放宣传资料900多份,推动“门前三包”落实,激发村民自觉参与环境治理。

  “不是简单扫一扫,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习惯、建立机制。”一位镇干部表示,通过分段包干、网格落实和商户共治,示范街“六乱”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长效机制正在形成。

图片

将农村公路串起来

  道路通,百业兴。然而潭西镇部分农村公路建设多年推进缓慢,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工作组发挥交通行业优势,现场摸排、精准施策,确定4条省典型村公路建设和崎头村等20处维修点,并建立督办机制,倒排工期、打包推进。


  9月8日,潭西村至恢丰村农村公路“单改双”项目正式动工,村民们期盼多年的宽路梦终于照进现实,其余3条公路及20处维修项目也将陆续启动。“以前项目拖一两年不动工是常事,这次效率真的不一样!”一位村干部说。

图片

把优质资源聚起来

  除了内部发力,工作组还主动“走出去”,向上协调市、县两级交通、农业、住建等部门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向下发动企业、群众等社会力量参与共建。

  中铁一局、中铁广州局加快项目进度;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带来资金和技术;本地企业家林国芳计划回乡投资公园建设;深圳市安居集团捐赠2.1万元助学资金……多方资源正不断向潭西镇潭西村汇聚。

  更令人欣喜的是,产业发展向新:崔陂村引进1125万元的番薯水稻育苗基地,新埔村落地3200万元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示范基地,本地玻璃企业被列为“四上”培育对象。“产业发展起来,村集体收入增加,振兴才有持久动力。”工作组干部说。

图片

  截至目前,各方已投入帮扶资金约30万元,但比资金更宝贵的是理念的更新、机制的建立和信心的重塑。潭西镇的变化证明,只要方法得当、真抓实干,“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就能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陆丰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