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潭西镇,有一些妇女群众因家庭牵绊原因赋闲在家。针对这一现状,该镇通过开展“入户联心”活动了解群众需求,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成功引入5家成衣加工厂,创造130余个工作岗位,有效促进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实现村民增收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在潭西镇铁炉村的一成衣加工厂,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工作。打样、裁剪、缝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一件件衣服成品呈现在人们眼前。工人林大姐告诉记者,成衣加工厂在村里建成后,村干部、网格员上门“入户联心”,耐心详细地讲解成衣加工厂的用工需求、岗位特点、工作环境及福利待遇,使她们对就业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成衣加工厂工人 林静:以前家里孩子还小,出去工作又放不下家庭,只能待业在家。多亏了村干部和网格员们,像家人一样对我们关爱在心,经常入户跟我们聊家常,宣传就业政策,让我们这些待业群众看到新的希望,找到了新的就业方向,实现了工厂建在我们家门口,工作时间又灵活,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我们的收入,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成衣加工厂负责人林建桥之前在外地务工,他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在村里开成衣加工厂,源于当地党政的积极引导。
成衣加工厂负责人 林建桥:镇党委、政府根据我们村里的情况,发现投资服装加工厂有一定的优势,组织我们去外地考察学习了一下。考察回来后我们对这个行业也有了信心,然后就开了这个加工厂。现在的情况还是比较可观的,目前有三四十个工人。
潭西镇通过开展“入户联心”活动了解群众需求,不仅促成了成衣加工产业的发展,更让妇女群众在家门口找到了平衡家庭与工作的新出路,提升了幸福感与获得感。
潭西镇铁炉村妇女主任 蔡玉琴:(我们)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积极动员村里的有志青年回乡创办服装加工厂,这既能满足妇女的就业需求,有效解决村里的就业问题,又能给村里带来经济效益,实现双赢的局面。
近年来,潭西镇聚焦“百千万工程”,紧抓发展机遇与政策红利,做实制造业当家、做强实体经济,深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布局,积极发展成衣加工特色产业,让“小车间”释放“大能量”,为乡村振兴引来“源头活水”,实现富民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