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将至,旅游、餐饮、购物等消费需求激增,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陆丰市消费者委员会结合本地消费热点及行业规范,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以下事项:
一、饮食安全:警惕“两套菜单”,规范就餐
1、选择正规餐饮场所
外出就餐时,优先选择《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齐全、实施“明厨亮灶”的餐厅,注意查看环境卫生及食品量化等级。
2、明码标价与菜品确认
点餐时核对菜单价格,警惕“时价”标注(如海鲜、野菜等),要求商家明确单价及计价单位(如“斤”或“只”),避免结账时遭遇“价格刺客”。
3、拒绝消费陷阱
若发现商家使用两套菜谱、低标高结、虚假促销等行为(如“特价菜”附加未明示条件),可留存证据并向监管部门举报。
二、旅游住宿:谨防“虚假宣传”,签订明晰合同
1、旅行社与合同规范
报团出行时选择证照齐全的旅行社,签订正规合同并明确行程安排、住宿标准、购物次数、违约责任等条款,警惕“免费游”“低价团”诱导强制消费。
2、酒店预订避坑指南
通过官方平台预订酒店,仔细阅读退改规则,到店后核对房间类型、设施与宣传是否一致。若遇临时加价或毁约,保留页面截图及沟通记录维权。
3、景区门票与安全提示
提前通过景区官网或官方合作平台预约门票,拒绝“黄牛票”“内部票”骗局。游玩时注意设施安全,确认漂流、骑马等项目是否含保险及附加费用。
三、购物消费:理性促销,防范预付风险
1、促销活动“三查三问”
面对商场折扣、直播带货时,需查商品资质(生产许可、检测报告)、查历史价格波动,问清退换货规则及赠品兑现条件,避免“先涨后降”套路。
2、预付卡“少充快用”
美容、健身等行业可能推出高折扣预付卡,建议充值金额不超过500元,合同中需明确退费条款及门店转让处理方案,拒绝口头承诺。
3、景区购物防“套路”
购买特产时选择明码标价的正规店铺,警惕导游或商家以“攀老乡”“开光”“限量促销”等话术推销高价玉石、药材等商品。
四、维权保障:留存凭证,依法维权
1、证据保存
消费过程中保留合同、发票、支付记录、聊天截图等凭证,餐饮结账时核对账单明细,租车时全程录像验车。
2、投诉渠道
若遇消费纠纷,可先与商家协商;若协商未果,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网站/小程序)投诉。
我们在此呼吁广大消费者科学规划、理性消费,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节日市场环境。祝您度过一个安心、愉快的“五一”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