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持续推进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工作成效
(一)聚焦经济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潜力
一是全面开展清产核资,盘活农村沉睡资源。为解决村集体“三资”不清、账实不符、资产闲置浪费及被侵占流失等问题,我街道通过推动清产核资进一步摸清各村家底,截至目前,全街道共清理历年不规范合同119份,收回集体资源资产12000多亩。
二是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在充分总结莲林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高美村成立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全村明确了成员股东1万多人,量化土地资源2.6万亩, 折合股份约1.6万股,并在今年国庆向全体经济组织成员发放了股权证,全村实现了“村民变股民”。全街道现已成立股份经济组织17个,其中高美村、磨海村、炎围村都已实现了整村股改。全街道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额突破了38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2.5万元。
三是深化改革推动产业落地。依托“股票田”改革,流转承包地累计2871.41亩,并通过“合作社+企业”的模式,成功引进了华鑫盛农业、安舜农业、稻田嘉、惠康农业、瑰客生态农业等一批优质企业,促成了磨海泰国枸杞菜、霞湖玫瑰园、高美生姜基地、东埔赤米、双山番薯种植基地等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以及众多连片化、规模化水稻种植项目落户城东,因“股票田”改革带来的红利超过了500万元。通过“股票宅”改革,将葭湖古寨闲置房屋按照价值进行折股量化,打造融合“古寨文化、慢城生活”的葭湖古寨“陆丰味道”综合体。目前,城东街道已经实现15个乡村产业振兴项目落户,预计总投资额超15亿元,带动村民就业3000多人。
(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民生事业不断发展
一是夯实民生保障,精细公共服务。2022年,我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引,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全年共受理民生业务20026件。其中,办理医疗业务2769件,养老业务5640件,计生业务4493件,工商业务2413件,民政业务共1017件。
二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全年街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566人,参保完成比例为103.48%,总缴费人数9032人,缴费完成比例为109.48%,缴费率和参保完成率在全市排名第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3683人,参保完成比例为90.90%,也是在全市名列前茅。
三是精准发力,强化民政兜底保障。2022年以来,累计救助困难群众125户、352人,新申报重度残疾人补贴198人,符合条件申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62人,新增申请8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136人。因家庭收入超标或死亡等原因累计退出最低生活保障的有29户、共149人,退出特困供养人员的有21户,共21人。为27名本地户籍滞留人员成功办理了特困供养,共排查“六类人员”75人,已帮助14人解决户口问题,帮助2人完成残疾评定并为其申请了残疾人两项补贴和临时救助,帮助4人完成精神病确诊并纳入精神病人在册管理。
(三)贯彻发展要安全理念,豪不松懈抓安全生产
一是开展城东街道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2022年以来,全街道组织开展多次居家、餐饮行业燃气瓶及燃气用具排查,针对使用不合格燃气瓶及燃气用具的情况坚决查处整顿。累计共检查餐饮燃气使用场所109家,居民用户9313户,共发现隐患137处,下发整改通知书11份,已整改或落实整改措施137处,并已落实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百分百安装。检查临时燃气充装点11处,查封3宗,查处气瓶15个。
二是开展危房改造工作。目前,全街道危房户已全部动工建设,其中竣工8户、通过市住建局、市民政局现场验收6户。均已建立危房改造一户一档,并录入农村危房系统。
三是开展自建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我街道的房屋图斑共有18485栋,其中经营性自建房1014栋,已全部完成排查并录入系统。共排查出存在安全隐患23处,其中经营性自建房隐患7处,非经营性自建房隐患16处。已张贴发放隐患告知书23份,及时转移空置12处,撤离人员42人。完成100%“一患一档”建立,及100%经营性自建房“一户一档”建档。经省厅、第三方及汕尾自建房工作组现场抽查均无较大问题,获得了市住建局的认可。
(四)坚持稳定为基,建设平安幸福家园
一是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2022年以来,受理上级交办的信访案件47宗,已办结45宗。其中,化解的重复访、倒流件案件23宗,涉及人员5人,息诉罢访5人。做到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让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2022年登记在册社会面吸毒人员415名,解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2名。目前在管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19人,其中社区戒毒8人,社区康复11人。报到率和定期尿检执行率均为100%。截至目前,辖区内11个村(社区)目前已有10个“无毒村(社区)”通过验收授牌;6154 户已申报通过无毒家庭授牌。
二是加强辖区巡查监管服务。2022年共完成上级下达个转企指标8家,其中公司5家,个人独资3家。新增市场主体793家,其中个体户712家,规上企业2家。全覆盖完成食品销售经营者风险分级工作224户,并在2022年10月开展餐饮经营者风险分级工作。全年办结行政处罚案件84件,罚没170万元。
三是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通过“大数据+网格化+主动监测+群众路线”四轮驱动机制,我街道深入贯彻五个“主动”、五个”防备”,坚持动态清零,快速反应、精准防控,确保疫情防控机制高效运作,累计处理粤政易涉疫线索38887条,排查下发大数据34442条,各类居家隔离人员1669人,居家隔离人员实现电子门磁100%覆盖。在中央“新十条”的颁布之前,顺利让城东度过“无疫”一年。
(五)坚持廉政建设,提升干部自身素养
一是突出思想学习,切实增强政治理论水平。充分发挥街道党校主阵地作用,制定党员干部学习全覆盖年度计划,线上线下、多元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班子成员带头学、支部组织持续学、送学上门深入学,举办党员培训班30余次,参训党员2300人次,对20名后进党员进行回炉教育;创新“微课堂”模式,将党课学习教育开到田间地头、开进农村基层一线,推动党员擦亮初心、担当使命。
二是打造廉洁高效政务环境。强化政治监督,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行为,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落实廉政谈话制度;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相关规定;不定时对各村进行疫情防控、清理不规范合同、组账村监镇管、农房管控督查,及时纠正各村在疫情防控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推进各村清理不规范合同和组账村监镇管进度。
二、2023年工作计划与安排
下来,我街道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实施“九大示范”工程,继续推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持续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在探索共富共享有效路径上做出城东示范。
一是依托共同富裕示范带打造节点经济,改善周边村落基础设施以及人居环境,为项目引进提供便利条件,借助示范带的串联作用让更多本土特色产品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实现让产业“走出去”、让企业“走进来”。
二是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帮助以海鲈鱼水产科技养殖基地为主的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生产规模,促进企业逐步提高生产养殖技术以及产量,加快形成“科技→种养→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再以龙头企业带动辐射周边养殖业向高质量、科技化方向发展,促进提升本地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村集体和农户的经济收入。
三是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一方面大力实施农村产业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为培育更多新增市场主体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全力推进圩镇建设进程,加快融入“大东海”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发展“陆丰味道”的契机,打造一批物美价廉且具有本地乡土特色的绿色美食,形成城乡结合部独有的亦农亦商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