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把握中考改革方向,优化备考策略,全面提升区域语文教学质量,陆丰市教师发展中心于9月30日组织召开2025年中考质量分析暨2025年中考备考策略研讨会。本次会议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转型,通过多维度的专业研讨,着力构建科学备考新范式。陆丰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陈松青、初中语文教研员谢玉萍、初中语文兼职教研员、中心教研组成员,以及各校语文教研组长、九年级备课组长等90余位教师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陈松青副主任主持并致辞。首先,他充分肯定了2025年语文的中考成绩,并对初三教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随后,他着强调,面对2026年中考,全体教师更需看到与汕尾市的差距,要深入研究中考,把握命题方向,坚持以核心素养为纲,推动教学从知识本位向育人本位转变;实现从经验备考到科学备考的飞跃;着力强化读写结合的实践,夯实学生的关键能力。
会议伊始,三位来自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在中考语文备考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独到见解。
首先由陆丰市玉燕中学正高级教师的林剑峰老师带来了以《统筹规划,科学备考》为课题的中考备考策略。主张以"备"促教,以备导学,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学生训练的成效。建立"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闭环策略,以"预设-反思-调整"为备考策略。坚持"以生为本,跟进整改"的方式,通过座谈、聊天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平台及数据进行扶弱培优。把握两个方向:一是命题走势,二是选题精备。落实三个要点:一是夯实基础;二是提升作文;三是探索新题。除了以上指导思想,还给出了总体策略,具体实施,教学实操等路径。
甲子中学附属实验学校的林恒烁老师分享了该校的三轮备考方案:一轮回归课本,夯实字词、文言诗文及名著基础,通过检测、练字、分类梳理与阅读笔记加以落实;二轮专题突破现代文阅读与作文,强化方法技巧与规范答题;三轮模拟实战与试卷分析,提升应试能力与心理素质。此外,学校还实施分层教学,优等生注重拓展,中等生加强巩固,学困生狠抓基础,并强调理解文本本质,避免机械套用答题模式。
陆丰市陂洋中学的李尊洁老师以《一课一得,减法备考》为题,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出发,围绕“学什么——专题教学模块化”“怎么学——课堂习惯强听说”“如何考——精确备考巧设计”“诊学力——灵动调整看学情”四个方面,系统分享了2025年备考经验及2026年中考备考计划。她倡议教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用“发现”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鼓励学生坚持学习、自主学习。
三位老师的分享内容务实、案例生动,为与会教师提供了诸多可借鉴、可操作的备考思路与方法。
市发展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谢玉萍老师以2025年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为例,作了《以考促教——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变革》专题分享。谢老师首先通过详实的数据,客观分析了陆丰市2025年中考语文成绩“稳中向好但瓶颈凸显”的现状,指出均分停滞、高分不足、中间层塌陷等问题,根源在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固化。
随后,谢老师对中考试卷进行了系统分析解读,指出当前命题已发生深刻变化,整套试卷充分体现了“以问题解决为线索、以情境任务为载体、以高阶思维为目标、以核心知识为支撑”的素养命题架构。谢老师强调,课堂教学必须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实现根本性变革。她提出三大核心策略:一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激发兴趣、问题驱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创设实践情境,通过任务驱动、跨学科整合,促进深度学习;三是推动教学评一体化,通过搭建学习支架,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融入常规教学,确保核心素养落地。
本次讲座数据详实、案例丰富,不仅解读了命题方向,提供了实操路径,有效引导教师们反思教学,积极投身课堂变革,以应对未来教育的挑战。
本次备考研讨会内容充实,既有接地气的经验交流,又有前瞻性的专业引领,有效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与会教师纷纷要求主讲教师分享PPT,以便认真消化会议内容,反思自身教学,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转化为改进教学、优化备考的实际行动。
相信通过全市初中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精准施策,科学备考,定能推动我市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在2026年中考中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