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个!罗湖携手三地成立教育发展共同体
2025-04-21 09:11:25 陆丰教育 字体:

2025年4月16日

罗湖-陆丰-潮安-怀集教育发展共同体

座谈会议成功举行

此次会议不仅是四地教育交流的一次盛会

更是教育结对模式创新的一次重要探索

以高质量结对交流

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面助力“百千万工程”

图片

图片

  在会议的交流环节,陆丰、潮安、怀集三地跟岗教师代表依次发言,分享了他们在罗湖跟岗学习的收获与感悟。

  陆丰市的教师代表提到,在跟岗学习期间,他们不仅参与了课堂教学、教研活动,还与罗湖名师结对交流,共同探索智慧教育等创新路径。

  潮安区的教师代表表示,通过学习罗湖在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他对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怀集县的教师代表则从走访学习、跟岗所得等方面进行了汇报,特别提到罗湖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突出亮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外,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作为罗湖的结对学校代表,分享了其在结对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该校通过开展跟岗研修、结对交流、送教支教等活动,与三地学校建立了友好结对关系,有效推动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图片

自2023年启动教育结对以来

罗湖与三地携手交出了一份

亮眼的“成绩单”

  打造队伍共建“强引擎”

  罗湖先后派出120名优秀支教教师,接收240人次跟岗教师,通过“传帮带”提升三地教师素养;利用数智赋能,对陆丰、怀集1000名教师开展为期2天、全体教师为期12天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三地积极参与“教育+AI”应用场景发布活动,学习教育数字转型工作经验。

  搭建资源共享“立交桥”

  罗湖组织专家团队28人,重点开展心理健康、英语会话、中高考备考等“四地联培”活动,促进教育资源优势互补。2024年与陆丰开展23场中高考备考联研活动,陆丰高考本科率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培育学校共生“生态圈”

  推动全区32所学校与陆丰、怀集学校,3个教育集团与潮安教育集团建立“一对一”结对关系,开展送教进校、教研交流、师生研学、物资捐赠等活动200余次。翠园中学与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签订县中托管结对协议,助力陆丰学校构建教师培养体系、“启恩课程”体系,获批6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多个学科实现一等奖零的突破。

  凝聚合力厚植“新动能”

  通过罗湖教育基金会积极动员结对学校及社会力量参与结对交流工作。自开展结对工作以来,已累计为山区学校募集资金并捐赠文体用品、办公设备等物资,总价值近200万元。

图片

  在全体参会人员的见证下,四地教育局领导共同签署《教育发展共同体框架协议》。这份协议以“平等协商、项目驱动、资源整合、长效发展”为原则,全面构建“共建、共享、共生、共赢”新格局,进一步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助力乡村振兴与教育现代化。

图片

  01

  构建队伍共建工作机制

  干部队伍共建

  定期互派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挂职交流,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每年针对罗湖区、陆丰市、潮安区、怀集县四地教育管理干部,组织干部培训班、研讨会,围绕教育改革、学校管理、课程建设等主题进行交流。

  名优教师共建

  联合成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开展名师工作室结对计划,定期开展线上教研与实地指导。依托四地名师工作室,组织开展示范课、公开课、同课异构、集体备课等活动。

  教师队伍共建

  每年互派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开展跨区域轮岗,重点支持薄弱学校与薄弱学科建设。发挥深圳智慧教育优势,以罗湖教育智能体为基座,构建智慧教育新网络,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研、远程培训,创新教研方式方法,打破地域限制。

  02

  构建资源共享工作机制

  课程共享

  整合四地优质课程资源,如精品课例、微课、试题库等,建设优质云端数字课程库。由罗湖区教育局牵头举办第二届“课程博览会”,邀请三地教师参与并做好指导,深化教师间交流与合作,打造一批生成式人工智能课程,全面展示区域数字教育成果。

  资源共享

  组建跨区域学科教研组,针对四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开展跨区域联合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共同备课、听课评课、课题研究,联合开发校本课程与特色教学案例。每季度举办一次“四地联合教研论坛”,按学科分组研讨新课标、新教材、新中考改革等议题。积极链接高校、企业等优质资源,形成各方齐心参与“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合力。

  技术共享

  探索教师队伍数智管理建设,精准洞察新手、骨干以及专家型教师的优势和短板,为精准识别干部打下坚实基础。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评价、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携手开发特色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建立学业质量监测数据共享机制,联合开展学情分析与教学改进研究。

  03

  构建学校共生工作机制

  深化结对交流。罗湖区32所学校与陆丰市、怀集县32所学校结对,罗湖区3个教育集团与潮安区3个教育集团结对。各结对学校(集团)协商制定年度结对工作计划,围绕学校管理、师资培训、特色办学等方面确定具体的结对项目,扎实开展结对工作。

  推动协同发展。以课题为抓手,联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探索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新模式,共同打造特色学校、品牌学校,提升区域教育整体水平。开展校际间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学校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实现共同成长。推动结对学校间共建“姊妹班级”,开展书信交流、联合主题班会、线上辩论赛等活动。四地依据自身特色和优势设计研学路线,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学生跨区域互访活动。建立学生研学成果共享平台,举办“研学成果展”。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场座谈会不仅是四地教育合作的起点,更是一场关于未来的约定。作为深圳市首个教育发展共同体,四地正以教育为纽带,打破地域壁垒,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圈”。正如罗湖区教育局高延勇局长所言:“教育结对不是简单的传帮带,而是一场相互促进的‘双向奔赴’。”

  未来

  四地将携手共进

  以教育发展共同体为平台

  深化教育交流合作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共同探索教育现代化的新路径

  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推动社会进步贡献教育力量

图片

信息来源:罗湖区教育局

统筹整合:罗湖区教育局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