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特别是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女生来说,这一时期不仅伴随着的生理变化,还伴随着心理、情感和社会角色的转变。为帮助女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青春期变化,做好青春期卫生健康,提升女生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4月9日上午,该校针对全校女生开展了主题为《关爱成长 呵护花开——女生青春期卫生健康教育和自我保护》的专题活动。活动由学校政教处主任孙建营主持,刘碧心老师主讲,何玉惠老师负责手语翻译。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蔡珠奋、德育副校长林雪明及全体班主任参加活动。
活动设计:贴合特殊学生需求
本次活动以尊重和理解学生身心变化为核心,通过科学引导、积极态度培养和情感支持,帮助青春期女生顺利度过困惑与挑战。活动目标明确,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旨在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及应对方法,掌握基本的性侵犯识别和防范技巧,培养正确应对青春期变化的能力,树立自信、大方的态度,增强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前期准备工作充分细致,包括视觉支持材料、教具、手语翻译老师以及安静角设置等,充分考虑了特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活动流程设计合理,分为导入环节、青春期卫生管理、隐私与自我保护以及总结反馈四个部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分析、互动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物操作训练等,引导女生们正确认识青春期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正确与异性相处。重强调了当遇到性骚扰或者性侵犯时应当如何保护自己。
教师能力:专业素养与爱并重
在本次活动中,刘碧心老师与手语翻译何玉惠老师配合默契,她们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她们运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科学、温馨的方式为学生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卫生管理、隐私保护等知识,消除了学生的恐惧与疑惑。在导入环节,刘老师通过展示花朵的生长过程,巧妙地引出青春期的概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青春期卫生管理部分,刘老师详细讲解了乳房保健、经期护理、私密护理和皮肤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实物操作训练、视觉提示系统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活动着重强调了女生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刘老师从日常安全、社交安全等多个角度,通过视频、情景模拟等方式为女生们传授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提醒她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刘老师在活动中还充分体现了对特殊学生的关爱与耐心。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孤独症学生使用替代沟通工具,注意教学用语的温和与恰当,保持正向引导,营造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同时,刘老师还为学生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与理解,帮助她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应对青春期挑战的能力。
实践操作
有趣活动
特殊支持策略:个性化教育助力学生成长
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针对特殊学生群体的个性化支持策略。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了差异化分组,如精细动作组、触觉防御组和听觉补偿组,为每个小组设计了适合的训练内容和方法。例如,精细动作组的学生练习扣内衣扣,触觉防御组的学生使用长柄沐浴刷,听觉补偿组的学生则通过震动提醒洗澡时间。刘老师还采用即时奖励和代币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踊跃上台互动。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多。
本次主题活动,充分体现了学校对特殊学生群体的重视和关爱,以及学校教师在特殊教育领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通过科学全面的活动设计、个性化支持策略以及教师的爱心与耐心,本次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青春期女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学校将持续做好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为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保驾护航。